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云海教学设计马春彦成武二中教学目标:1.感受写景之美2.体悟作者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积累优美句子,掌握文中用到的修辞方法及作用。难点:怎么理解“当年被认为寂寞的岁月,是人生难得的宁静状态”。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步骤一、导入:本单元我们欣赏了名家笔下的“日出”“落日”之美,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唐敏笔下的“云海”。二、作者简介:唐敏,原籍山东,1954年生于上海,1959年随父母迁居福州。曾当过知青,1979年以来发表了若干散文、小说。唐敏与一些作家一起进行着散文创作的新探索:让散文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展示个体对外在世界的独特感知和人的自然性灵。著有《远山远水》、《心中的大自然》、《诚》、《青春梦》等。三、学生朗读课文,并给加点的字注音:怄气(òu)婆娑(pósuō)懊悔(ào)汩汩(gūgū)霓裳(nícháng)纤纤(xiānxiān)憧憬(chōngjǐng)粗犷(guǎng)四:走近文本请大家阅读文章,然后回答问题。1、理清结构第一部分(1-2):“我”喜爱云的原因。第二部分(3-5):形象的写出了云的多姿多彩,流露出作者对云的喜爱之情。第三部分(6-9):积蓄了在云海中嬉戏的情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第四部分(10):描写了作者对年少生活的回想和向往。2、问:本文主要表现什么?可以读出不同的层次来:①云海。②“我”的与众不同的青春岁月。③与自然相亲如手足是很美好的。3、开篇句“我的青春与别人不同,是在宁静中度过的”。那么从文中找一找,有哪些可称作“不同”的地方。明确(1)对云的观察视角不同。对云的观察,一般是仰视,而本文却是以平视和俯视。人与云交融在一起,“相亲如手足”,是很难得的。(2)写云的情调不同。一般是从美感的角度来写,而本文则有很多幽默戏谑的成分。。(3)写的云很不同。云海被称为“漏斗海”,第一次听说。“云潮”也让人觉得稀奇。(4)对云的体验很不同。在云里“洗澡”,玩仙女的游戏,都让人叹为观止。(5)青春岁月的体验不同。是在人迹罕至的高山上,“宁静”地度过的。穿的是破衣烂衫,干的是体力活儿。与山下社会缺少联系(当时整个社会正处于文革动乱中)。(6)心情与一般人在这样情况下通常所有的心情不同。她们“不像看破红尘到深山苦修的悲愁的人”,事实上也没有物质生活匮乏的人常有的痛苦。4、进一步讨论最后那两点:为什么她们这样的境况,却不觉其苦?为什么作者说,后来的岁月,偶尔登上名山,“再没有当年的心情,云很难那么潜心入腑地感动我”?明确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当年被认为寂寞的岁月,是人生难得的宁静状态。”再问:作者这里所说的“宁静”,是什么意思?是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相亲如手足”的单纯状态。当时,“云海隔开我们与山下社会的联系,造成无限畅通的开阔心情”,能够心无旁骛地欣赏大自然,享受身在其中的快乐。5、小结本文主要写了作者早年在山区工作时,与同伴们观赏云海的快乐情景,着重描述了云海变幻莫测的景观,以及人们在云海中如入仙境的超然感受。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平凡生活的热爱。6、写作手法(1)文中充分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2)语言幽默诙谐。作业:一.请画出以下段落中具有拟人意味的词语,并说说这么写的表达效果。1.落日在沉入地平线以下那一刻,是跳跃着,颤抖着降落的。它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半个,依恋地慈爱地注视着人间,好像有些贪恋,不愿离去,或者说不愿离去正在注视它的我们。但是,在停驻了片刻以后,它突然又一跃,当我们揉揉眼睛,再往西看时,它已经消失了。2.云是天空的吉普赛人,它们一群群来去匆匆。偶尔有走错路的一团云,慌慌张张一头撞在山上。“轰”地一下,胖乎乎的云变成晕头晕脑的丝缕状,随后拖长了身体,又瘦又薄地从山头上漫过。好不容易脱身出来,巨大的身躯已经损失了许多,万分懊恼地向远方溜走了。二.你认为下列句子中哪个或哪些词语用得特别好,请找出,并点评:1.我说它像勒勒车的轮子,只是一个顺手攫来的想法,它当然较这轮子要大得多。2.中午一过,太阳刚偏西,就变得不怎么显明了,像一枚灰白色的五分钱硬币,停驻在西边天空。3.不经意一回头,突然看见在一平如抹的地平线上,一轮血红的落日。4.“轰”地一下,胖乎乎的云变成晕头晕脑的丝缕状,随后拖长了身体,又瘦又薄地从山头上漫过。好不容易脱身出来,巨大的身躯已经损失了许多,万分懊恼地向远方溜走了。……参考答案:一.有拟人意味的词语画“—”。1.落日在沉入地平线以下那一刻,是跳跃着,颤抖着降落的。它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半个,依恋地慈爱地注视着人间,好像有些贪恋,不愿离去,或者说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