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学历史教学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与解决建议第一,要处理好考纲、课本、历史和教学关系。考纲为依据,课本为载体,历史是特质。教师要依据考纲,立足教材,回归历史,从历史角度讲清概念、理清线索、析清因果,引领学生感知、体验和思考历史。历史教学就是要依纲尊本讲史。第二,作业、考试、评析和历史教学关系。教师要把历史作业、考试、评析当作教学巩固的手段,能根据教学目标选择作业,练、批、评结合,以促进学生记忆、理解、运用和巩固有关历史内容。不要把教辅作业、考试、评析课代替高三历史教学,因为那是永无止境的。高三历史教学绝不能“丢纲抛本弃史”,这样的课一定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的!第三,知识、线索、思维与逻辑关系。知识是载体,线索链接,思维是历史之因果,逻辑是认知理解历史之方法和路径。高三历史教学,要侧重于理线索,启思维,寻特征,建逻辑。这四者,教材没有显性的呈现,需要教师在自己理解内化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也探索、不断地建构。如讲“元朝的统一”。知识点有哪些呢?蒙古建国,元朝建立和统一,采纳汉法,行省制度,民族分化政策、马可波罗来华……,当然也可再细化些。其线索怎样整理?我们可通过板书来呈现。但要要让学生能深入理解这些内容,还需要我们从思维、逻辑和历史角度来引导学生。如,元朝(统治者)是从哪里来(蒙古政权建立概况)?元政权是怎样建立的(征服,南征(重点),西征,马背上征服的政权,文化落后,迷信武力,疆域辽阔)?元朝是怎样巩固统治的(推行蒙古旧制不行,行汉法,但形势已经变了,原有汉法也不行,于是要调整,怎样调整,要基于新情况,新建的元朝,疆(域)阔民(族)多,只能沿用中央集权制,并推行行省制度和民族分化政策。从逻辑思考看,元朝来源,政权建立,统治及其影响是比较顺畅的。但元朝起源、建立和统治与以往王朝不同,这里可复原历史情境,抓住历史特征,学生也好理解,即建构了体系,也启发了学生思维。但在课堂上怎样才能把元朝的中央集权制讲清,还需要教师寻找好思维切入点,如中行省制度,授课中一定要讲清“省”和“行”内涵,还要区别三省六部制中“省”,甚至联系到日本“省”,行省制度是解决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对于边地特殊地区,怎样管辖,教师可以顺势启发,引导学生寻解决。至于怎样看待元朝的统治,可以把马可波罗目放在一起讲。其实本节课知识、线索、思维与逻辑关系可以归结为:(蒙古)建国(政权)、征服(加深印象)、统一(灭南宋)、统治(汉法,行省制度和民族分化政策)及其影响(东西交往,马可波罗来华)。第四,教师与学生关系。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历史课堂不要搞什么双主体(其它课程例外)。基础课堂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忽视,课堂上教师就是要百计千方地激发、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引着、领着、推着学生参与你的教学活动。教师要不断给学生出主意、出主题、出思路、做示范、促质疑、给抓手,指明学习学史路径……,在学生积淀了认识、体验、实践知识后,三维目标就会自然达成的。否则的话,在有限的时空,教师无目的地让学生占据主导地位,加上历史在时空上与学生隔膜较多,学生必然就会是一知半解的东拉西扯胡说一通,这样课堂多是盲动、乱动、搞笑一通,怎能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我们认为高三教学,历史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可小视!教师要根据学情,做好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每节教学任务,历史教学要讲史讲理讲逻辑,要循序渐进……。第五,常规课堂与高三教学关系。从中学历史教学现状看,常规课堂要侧重知识概念,历史阶段特征与历史现象的教学,注重从历史基本要素把握历史内涵。高三历史教学侧重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整理,融通历史(纵向讲变迁,横向建联系),建构知识体系;在整理、建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就某一个朝代,阶段或专题,可尝试叙事讲史,以期学生准确把握主旨,掌握核心知识;再结合问题或材料,以巩固记忆,深化理解;通过读题、审题和解题等,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如果说基础课堂侧重于历史的“点”和“段”,高三教学则注重于历史的“线”和“面”和“通”;基础课堂侧重从历史要素剖析历史,高三则侧重逻辑建构和理论的解读。第六,高三历史教师应该做些什么?1)依纲读本内化历史。2)谋划教学:探思路、寻方法、出主题、指路径,激发学生参与教学。3)课堂教学,要重视“讲”的作用。讲历史(从历史要素着手,复原场景,启发教化;准确把握历史特质:静态中看性质和动态中寻变化)讲理(以基本史观来诠释历史,分析因果,串联历史)讲方法(学习方法和学科思想方法)讲逻辑(认识和思维顺序及规律等,如何寻找思维切入点,如何扩展思维,如何提升认识等)4)巩固练习,可侧重叙事讲史。根据近来考试变化,较重视组织和表达能力和历史特质,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就某一阶段或某一专题,引导学生试探叙事讲史,提纲挈领地把握历史,可能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例如,清朝前期强盛,盛的在哪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