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定风波黄庭坚工作报告风波⑴·次高左藏使君韵万里黔中一漏天⑵,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⑶,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⑷。莫笑老翁犹气岸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⑹?戏马台南追两谢⑺,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注释⑴定风波:词牌名。⑵黔中:即黔州(今四川彭水)。漏天:指阴雨连绵。⑶霁:雨雪之止也。⑷鬼门关:即石门关,今重庆市奉节县东,两山相夹如蜀门户。⑸气岸:气度傲岸。⑹华颠:白头。⑺戏马台:一名掠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城南。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刘裕北征,九月九日会僚属于此,赋诗为乐,谢瞻和谢灵运各赋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一首。两谢:即谢瞻和谢灵运。参考译文黔中阴雨连绵,仿佛天漏,遍地都是水,终日被困家中,犹如待在一艘破船上。久雨放晴,又逢重阳佳节,在蜀江之畔,畅饮狂欢。不要取笑我,虽然年迈但气概仍在。请看,老翁头上插菊花者有几人呢?吟诗填词,堪比戏马台南赋诗的两谢。骑马射箭,纵横驰骋,英雄直追古时风流人物。创作背景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的罪名,贬为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黔州安置,开始他生平最艰难困苦的一段生活。这首词就是他在黔州贬所的作品。简评此词为赏析上片首二句写黔中气候,以明贬谪环境之恶劣。黔中秋来阴雨连绵,遍地是水,人终日只能困居室内,不好外出活动。不说苦雨,而通过“一漏天”、“似乘船”的比喻,形象生动地表明秋霖不止叫人不堪其苦的状况。“乘船”而风雨喧江,就有覆舟之虞。所以“似乘船”的比喻是足不出户的意思,又影射着环境的险恶。联系“万里”二字,又有去国怀乡之感。下三句是一转,写重阳放晴,登高痛饮。说重阳天霁,用“及至”、“也”二虚词呼应斡旋,有不期然而然、喜出望外之意。久雨得晴,又适逢佳节,真是喜上加喜。遂逼出“催醉”二字。“鬼门关外蜀江前”回应“万里黔中”,点明欢度重阳的地点。“鬼门关”这里是用其险峻来反衬一种忘怀得失的胸襟,颇有几分傲兀之气。过片三句承上意写重阳赏菊。古人重阳节有簪菊的风俗,但老翁头上插花却不合时宜,即所谓“几人黄菊上华颠”。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注释】①(1)上片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气候特点?这样的描写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3分)(2)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1)阴雨连绵,遍地是水,难以外出活动。(1分)突出了贬谪地环境之恶劣,(1分)为下文的情感抒发作铺垫。(1分)(2)塑造了一个不服老,不消沉,气概直追古时风流人物的老者形象。(2分)抒发了二:(1)“定风波”是本词的。(1分)(2)从词中看,(3)任选一个角度,简析表达技巧或练字用词对表现主旨起到的作用。(3分)4、后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词的上片首二句读来比使用“人鲊瓮中危万死(“人鲊瓮”,长江险滩之一)”的说法来得蕴藉耐味,请对这两句加以赏析。(5分)5、全词结构呈现出一抑三扬的特点,请结合全词鉴赏。并说说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6、词的开头两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7、全词抒发了答案:(1)词牌(2)饮酒、作诗、驰射、头插菊花。(两项1分,四项写全得2分)(3)角度有夸张(一漏天)、比喻(似乘船)、反衬(环境艰苦反衬乐观)、典型细节的选取(黄菊上华颠、拍古人肩)、极富表现力的字词的使用(上、追、驰、拍等)用典等等。要求明确答出选取的角度(1分),有结合内容的简要分析(1分),在表达作用的表述中出现“乐观”、“豪迈”、“开朗”、“老当益壮”等能表达主旨的词语(1分)例如:本词开头两句,使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现被贬之地环境之恶劣;在屋里如在船中,可见其潮湿艰难。对下阕表达的开朗、豪迈之情起了有力的反衬作用。4、上片首二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天气和居住环境。(1分)“一漏天”、“似乘船”的比喻,形象新颖地写出秋雨连绵不绝、人不堪其苦的情景,突出了黔州贬所环境之险恶。(2分)联系“万里”二字,暗含5、词的首二句写出了贬谪之所环境的恶劣,生活的困苦,前两句起调低沉,起篇为抑;后三句紧跟重阳佳节天气放晴,纵酒豪饮,有意外之喜与豪放之情,此为一扬;下片借老翁头上插花不入俗眼的举止,写出自己不服老的气概,这比前写纵饮更进一层,词情再扬,此为二扬;最后三句自己还要骑马射箭,吟诗填词,其气概直追古时的风流人物,更将豪迈气概表现到极致,此为三扬。(4分,每点1分)全词结构一抑三扬,笔力豪迈,抒发了6、写阴雨连绵及居屋“似乘船”,表明贬谪之地环境的恶劣;结构上先抑后扬,与后面写乐情形成反衬。7、开头两句,抒发了三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上片前两句写的是因多日下雨被困屋中之苦,后三句写的是重阳佳节,久雨放晴,畅饮狂欢之喜。B.下片后三句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