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第2章信息检索基础知识1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信息存储和检索过程的基本原理计算机信息检索是对信息进行收集、分类、标引、著录,并加以有序化组织,将信息储存到计算机存储信息系统中,编制出一个信息检索系统或信息检索工具以及从检索系统或工具中检索所需信息的过程。用户1.3信息检索的类型2信息需求类型及特点1.知识学习新、成熟、权威2.写论文需要的文献信息主要是要求能给论文帮助的新的、有代表性的文献信息。检索上不求全。3.科学研究需要的文献信息要求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某一阶段内相关的全部文献信息。检索上允许一定的误检,不允许漏检。4.解决某种具体问题需要的文献信息要求文献种能提供相同或相似情况下的解决方法。检索上强调准确性,只求对解决问题的帮助,没有量上的要求。非文献信息需求3检索语言3.1检索语言的种类检索语言的类型分类语言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F27企业经济F29城市与市政经济F3农业经济F4工业经济F7贸易经济F72中国国内贸易经济F73世界各国国内贸易经济F74国际贸易F75各国对外贸易F8财政、金融F81财政、国家财政F82货币F83金融、银行F84保险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图书馆的藏书都是按分类号排架的。分类号的排列采用由左至右逐位对比的方法进行排列,先比较字母部分,再比较数字部分。——字母部分按英文字母固有的次序排列。例:B2中国哲学B3世界哲学E27各种武装力量E512苏联军事TM92电气化、电能应用TU201建筑设计原理——分类号中的阿拉伯数字依小数制排列。例:B02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论B022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论B022.2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D035.37交通公安管理D035.4监察、监督分类号的排列次序(续)读者实际利用图书馆时,往往需要知道书刊的分类号和索书号(又称索取号)。索书号是图书馆赋予每一种馆藏图书的号码,是读者查找图书非常必要的代码信息。它的第一部分是分类号,第二部分是书次号。索书号的两部分之间有一个空格或一条斜线“/”。书次号或者是按照图书作者姓名所编排的著者号码,或者是按照图书进入馆藏时间的先后所取用的顺序号码。——不同的索书号确定排列先后顺序的步骤是,先比较分类号码;如分类号码相同再比较著者号码或顺序号码。分类号比较:先英文字母排,后阿拉伯数字按小数制排。分类号中“-”排在0之前,例如:先排F-43再排F0。分类号的数字排列比较采用对位比较法,字符序列以ASCII字符集为依据。比如:B11、B111、B112、B12,书次号的数字排列比较采用自然顺序排列方法,即1,2,3,...,9,10,11,...,99,100,101,…。重新排列以下索取号的顺序主题语言主题语言主题语言代码语言自然语言3.3检索方法及检索途径引文法(跟踪法)文献之间的引证和被引证关系揭示了文献之间存在的某种内在联系,引文法(也有称为跟踪法)就是利用文献后所附的参考文献、相关书目、推荐文章和引文注释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这些材料指明了与用户需求最密切的文献线索,往往包含了相似的观点、思路、方法,具有启发意义。引文法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远及近地搜寻,即找到一篇有价值的论文后进一步查找该论文被哪些其它文献引用过,以便了解后人对该论文的评论、是否有人对此作过进一步研究、实践结果如何、最新的进展怎样等等。由远及近地追寻,越查资料越新,研究也就越深入,但这种查法主要依靠专门的引文索引,如《科学引文索引》、《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另一种较为普遍的查法是由近及远地追溯,这样由一变十,由十变百地获取更多相关文献,直到满足要求为止。这种方法适合于历史研究或对背景资料的查询,其缺点是越查材料越旧,追溯得到的文献与现在的研究专题越来越疏远。因此,最好是选择综述、评论和质量较高的专著作为起点,它们所附的参考文献筛选严格,有时还附有评论。常规法排除、限定和合取法3.3.2信息检索的途径所谓检索途径就是检索时切入信息群体的路径。检索途径有两大类,一类是用信息的外部特征,如题名、责任者、某种序号、机构名等作为检索标识;另一类是用能够描述信息内容的分类号、关键词、主题词等作为检索标识。在数据库中检索时,几乎所有的字段都可以作为检索的途径。检索语言与检索途径的关系分类检索这种检索是根据信息内容的学科分类来进行的。最大的优点能保证信息的系统性,而且具有较好的族性检索功能。分类检索的要点:1。对待检课题的概念及学科间的各种关系清楚;2。正确掌握相关课题的分类名称、分类号,手工检索中掌握工具的分类排检。分类检索的步骤:词汇检索词汇检索的步骤:a、分析课题,确定检索词及词间关系b、选择适当的检索工具c、选择词汇检索途径,在对话框内输入检索词(注意词间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