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际贸易前沿问题(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国际贸易前沿读后感一: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加速的政策原因分析1.汇率政策对减小对华逆差作用不大。汇率政策是调节一国贸易收支的最常用工具,逆差国政府往往通过本币贬值(或促使它国货币对本国货币升值)来改变其进出口产品相对价格,降低进口产品价格竞争力,从而达到减小进口增加出口的目的。美国在历史上曾多次利用汇率工具来减小其贸易逆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世纪80年代日美签署的“广场协议”,当时美国通过要求最大逆差国日本大幅提高日元兑美元汇率来减小美日贸易逆差,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为了解决至2021年将近7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尤其是减小对中国将近3000亿美元的逆差,也积极通过美元贬值,并通过政治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来减小对华贸易逆差。2.财政货币政策无法针对对华贸易逆差。除了汇率政策以外,财政货币政策也能起到减小一国贸易逆差的作用。其机制是逆差国通过紧缩财政货币,降低国内总需求,从而抑制进口,达到减小贸易逆差的目的。这也是各国所普遍使用的调节贸易收支的政策,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世纪80和90年代对许多处于严重贸易逆差和通货膨胀的拉美国家进行援助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求它们紧缩财政和货币,以减少贸易逆差及其带来的货币对内对外贬值。然而可惜的是,在当前美国饱受次贷危机影响,3.就业政策要求限制中国进口。近期加速对华贸易保护是奥巴马政府对金融危机造成美国失业率上升的政治回应之一。美国近期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失业率出现上升趋势。根据联合国《世界经济形势展望》的数据,美国失业率由2006年的4.6%上升到2021年的5.7%,奥巴马政府为了维护执政地位、获得民意支持,自然必须选择加强对华贸易保护。二、近期美对华贸易保护主义的应对措施探讨针对以上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加速的政策原因,我国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第一,由于美国近期对华贸易保护主义的加速一方面源于其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调节贸易逆差的效果受制,含有被动和无奈的因素,因此我国政府可以采取配合性宏观经济政策,帮助美国恢复经济、主动减小对美贸易顺差从而抑制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具体措施可以包括:(1)继续购买美国政府债券以支持其扩张财政政策;(2)增加政府对美商品采购;(3)适当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4)增加国内需求以增加国内消费和对美进口。第二,理论界应当针对奥巴马政府基于就业政策和政党政策的需要而采取的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借口进行驳斥。例如“中国对美国大量产品出口挤占美国市场,导致美国近期经济出现下滑,并带来大量失业”等观点,以避免在反贸易保护行动中陷于被动境地。第三,针对美国政府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加速的态势,我国政府和企业一方面可以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勇于应对,维护正当权益,同时也可以采取对抗性政策,即采取调整人民币汇率、对美国出口中国产品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禁止进口等政策措施,以让美方了解到两个大国采取贸易对抗的消极后果,从而回到协调合作的轨道上来。事实上中国近期在很多问题上也是这么处理的,例如在美国宣布对输美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后,在2021年7月1日,商务部宣布停止从美国进口肉鸡等。第四,不难看到奥巴马政府基于政党政策采取的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源自经济危机下财政、货币、汇率政策出现的困难,如果美国经济出现恢复的势头,奥巴马政府对华贸易保护的经济、政治压力都会相应降低。因此当前我国政府应当采取的最重要的应对措施,应是调整和配合性宏观经济政策,以帮助美国从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这一方面可以减小美国对华贸易保护力度,另一方面鉴于中美经济的相互影响,同样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3,试述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一)人民币升值的积极影响当人民币升值以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被大大抵消,为了求得生存,出口企业逐步适应人民币持续升值、外贸政策不断调整的经营环境,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其发展的变化。1.出口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优化升级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外贸企业更加注重选客户、打品牌,通过改进技术,提高产品出口附加值,稳定和进入高端市场。2.企业加强管理,挖掘增效企业从提高内部管理能力入手,改进生产工艺。我国企业长期存在着企业制度不合理的问题提高管理能力将节约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出口成本。3.有利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的成本下降,可以较低成本获取外国当地的资源,降低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鼓励企业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减少贸易摩擦我国与美、日、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积累了巨额贸易顺差,经常会受到美国、欧盟、日本国内政治和利益集团的抨击。数据显示,近些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近年来以及今后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