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政治试卷分析报告篇1初中政治试卷分析报告6篇【精品】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政治试卷分析报告,欢迎大家分享。初中政治试卷分析报告篇1本次七年级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新课程的理念,试卷结构简约活泼,试题灵活开放,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一份试卷。一、试卷结构和难度1、考试方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2、考试内容: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至第二单元的内容。3、题型比例:单项选择题60分,非选择题40分。二、试卷具体特点:1、依“标”扣“本”,注重双基。命题面向全体学生,无偏题、怪题和过难题,进一步减低了难度,符合目前新课改的精神。2、突出能力,特别是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试卷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察,进一步减少了纯知识和机械记忆类的试题,加大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3、突出实践性和开放性。试题注重与学生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创设活动平台,让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谈如何做,体现了实践探究性。三、考情统计分析:本次期中考试,七年级(1)(2)班最高分88分,最低分23分,两个班及格率70%,优秀率13%。平均分为66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基础知识薄弱。许多学生考前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该记住的东西没有复习到。2、政治术语表达不规范、不准确。3、审题不认真。4、答题没有条理,缺乏逻辑性。5、卷面不整洁,书写不工整,错别字太多,文化素养差。四、教学改进措施:1、提高基础知识的复习,加强能力训练。2、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3、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初中政治试卷分析报告篇2一、试题特点本张试卷试题充分体现考纲,难中易比例适中,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体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特点。注重综合能力考查,贴近教学内容,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考政治命题改革的基本思路,这既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今后中考政治命题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二、试题分析1、选择题本次的选择题答案指向明确,如知识综合类选择题的题肢容易排除,难度一定程度上降低。错误较多的`题,其原因主要是在审题上对提供材料没有仔细推敲。其实这些题比较容易,但学生审不清题干主题意思而看不懂的学生就失分多。2、辨析题本次的辨析题失分点在第一个辩点,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答出父母离家打工的原因和目的,普遍失去2分。3、观察与思考题失分主要集中在10题(2)11题(2),大多数学生只是分析一个方面,没有从三个角度作答,这些学生在审题时缺乏全面的观点,学生答题抄书现象严重,由于答案要点分散,学生因遗漏造成失分。答案中还可以看出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还有待训练提高。4、活动与探索题12题(1)大部分学生只答出对外开放这个知识点,没有想到合作及和平与发展等这些知识点,可见学生们思维不够开阔。(2)列举的例子表述不够准确。13题(2)部分学生答题有偏颇,没有从自己这个角度出发。三、启示和对策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有些学生的审题能力、理解能力较弱;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知识体系掌握不完整,基本概念掌握不扎实;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对一些开放性试题不适应,语言不规范、不完整;当考卷中有的表述与课本不一致时,不能理解其精神实质等等。因此,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落实,同时更要注意帮助学生努力提高政治学科的学习能力。初中政治试卷分析报告篇3本学期期中考试已顺利结束,现在对试题本身以及考试情况作一个客观的分析,无疑是有利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思考对策、提高当前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更主动地应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挑战。一、试题分析:注重体现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时效性,试卷有四大特点:一)、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德育功能,凸显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结合时政热点,突出时代性,试题侧重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既不回避教材重点,又不照搬教材,着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归纳能力。四)、试题更具开放性,立意能力化,注重联系考生生活实际。试卷中的很多题目都立足于初中学生生活的实际,开放和辐射到学生生活的很多层面和领域;考查的知识点多、面广、容量大。本试卷共有三大题,23小题。今年政治试卷难度适中,题型结构合理,语言简洁。二、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失分原因分析:(1)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不到位,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没有理顺;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混淆不清。无论是理解能力、运用能力,还是创新能力,都必须建立在双基掌握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