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号:暑期实践论文题目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2012年月日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重庆400060)内容摘要:生态旅游业是生态旅游系统中沟通生态旅游主题和生态旅游客体之间的媒介,在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方面起到了供给、组织和便利的作用。它是由众多部门和相关行业组成的向生态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的社会综合体。20世纪80年代以后,生态旅游在西方引起高度重视并获得迅猛发展。许多旅游学家认为,生态旅游是当代世界旅游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世界旅游正在逐步摆脱二战后以满足旅游者需要为基础所形成的大众旅游模式,由文化旅游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并预示着21世纪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但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局部利益与眼前利益,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加之游客素质低,对资源的破坏严重。因此,如何看待和处理好旅游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是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关键词:生态绿色旅游转型一、生态旅游业的内涵及特征(一)、生态旅游业的界定1、生态旅游业的定义生态旅游业是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基础,为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2、生态旅游业的范围和任务从生态旅游活动的过程来看生态旅游业范围所及的相关行业有三方面:有关生态旅游“准备”的行业、有关生态旅游“移动”的行业、有关生态旅游“逗留”的行业。从生态旅游的组织和经营管理的角度看,生态旅游业包括了旅行社和饭店等与生态旅游相关的企业、商场和洗衣店等辅助性服务业、政府旅游机构等开发性组织。生态旅游业的人物是联系生态旅游相关的企业和组织,起到纽带的作用。这个纽带就是为生态旅游活动提供便利,通过提供各自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生态旅游者的需要。(二)、生态旅游业的性质与特点1、生态旅游业的性质经济性:生态旅游业是一项具有经济性质的服务业,经济性是其根本性质;文化性:生态旅游者的一切活动都是社会文化活动,文化性是生态旅游业的基本性质;生态性:生态学思想应该成为生态旅游业运作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生态性是生态旅游业的关键性质。2、生态旅游业的特点综合性:生态旅游业的生产、产品及效益都具有综合性;动态性:生态旅游业的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动态性;可持续性: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方式,与之适应,生态旅游业必须是可持续的。二、加快传统旅游业的绿色转型(一)、我国旅游业的现状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疆域辽阔,既有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也有粗犷豪迈的西北风情;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目前已经公布了9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古城,长城、故宫、颐和园等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国还是一个拥有多个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习俗和风情很容易使人产生很强烈的向往之情。所有这些,都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不过,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起步较晚,真正的发展应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这20年里,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长远的发展。无论是入境和出境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还是旅游在世界旅游市场中的地位,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2000年我国接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3122.8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则达到162.24亿美元,国际排名分别为第5和第7。在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方面,我国的自然风光资源和社会历史文化资源还远远没有得到开发,尤其是我国的中西部,众多的自然资源还没有向游客揭开神秘的面纱。随着东部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中西部旅游资源的相继开发和旅游条件的改善,我国对世界的吸引力将会越来越大。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接待旅游人次达1.37亿,同时也成为世界十大旅游客源国之一,出游人次达1亿。另外,旅游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也呈明显的增长趋势,旅游业与国民经济的相关程度越来越高,1997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4.16%,至2010年将升至8%,但是,即使到那时,这个比例与世界旅游业总产出占世界GDP总量的10.7%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从这一点来看,我国的旅游业现在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正是由于这一点,国内所有有关企业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在其中找到了赢利点。但是自然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过分地发展旅游也导致了旅游资源的破坏。(二)、旅游业绿色转型1、概念旅游业是旅游经营者凭借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为旅游消费者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是一个资源导向型产业,一个依靠自然禀赋和社会遗赠的产业,具有显著的脆弱性和资源不可再生性。在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旅游业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及可持续发展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在20世纪后期全球“绿色革命”浪潮的推动下,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成为国际社会和相关组织的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