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塑料制品设计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制品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及与客户交流应落实的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模具公司所有塑料制品的设计。内容2.1脱模斜度对模塑产品的任何一个侧壁。都需有一定量的脱模斜度,以便产品从模具中取出。脱模斜度的大小可在0.2度至数度间变化,视周围条件而定,一般以0.5度至1度间比较理想。具体选择脱模斜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凡塑件精度要求高的,应选用较小的脱模斜度。凡较高、较大的尺寸,应选用较小的脱模斜度。塑件的收缩率大的,应选用较大的斜度值。塑件壁厚较厚时,会使成型收缩增大,脱模斜度应采用较大的数值。一般情况下,脱模斜度不包括在塑件公差范围内。透明件脱模斜度应加大,以免引起划伤。一般情况下,PS料脱模斜度应大于3°,ABS及PC料脱模斜度应大于2°。带皮纹、喷砂等外观处理的塑件侧壁应加3°~5°的脱模斜度,视具体的皮纹深度而定。皮纹深度越深,脱模斜度应越大。插穿面斜度一般为1°~3°。2塑件的壁厚合理的确定塑件的壁厚是很重要的。塑件的壁厚首先决定于塑件的使用要求,即强度、结构、重量、电气性能、尺寸稳定性以及装配等各项要求。塑件壁厚应尽量均匀,避免太薄、太厚及壁厚突变,若塑件要求必须有壁厚变化,应采用渐变或圆弧过渡,否则会因引起收缩不均匀使塑件变形产生气泡、缩水等成型工艺问题。塑件壁厚一般在1—6mm范围内。而最常用的数值为2—3mm。常用塑料制品的最小壁厚及常用壁厚推荐值:(mm)塑件材料最小壁厚小型件推荐值中型件推荐值大型件推荐值PS11.52~2.53~4ABS11.52~2.53~4PP11.52~2.52.5~3.5PE0.81.21.62.5~3.5PC11.82.53~4.5POM11.51.63.~5PMMA11.52.54~6.53加强筋为了确保塑件的强度和刚性,而又不致使塑件的壁厚过厚,可以在塑件的适当部位设置加强筋。加强筋还可以避免塑件的变形,在某些情况下,加强筋还可以改善塑件成型过程中塑料流动的情况。加强筋的宽度不应大于壁厚的2/3,以免引起收缩。最小不宜低于0.8mm。在必须采用较高大的加强筋时,在容易形成缩痕的部位可以设计成花纹,来遮盖缩痕。加强筋应加脱模斜度,在允许的情况下,斜度越大越好,较深的筋应标注大小端尺寸。除特殊要求外,加强筋应尽可能矮。为保证塑件基本平整,加强筋的端面不应与塑件的支撑面相平,应低于支撑面0.5mm。另外,把表面制成拱形和波形也是增加强度和刚性的方法之一。2.4圆角在塑件设计过程中,为了避免应力集中,提高塑件强度,改善塑件的流动情况及便于脱模,所以在塑件的各面或内部连接处,应采用圆弧过度。另外,塑件上的圆角对于模具制造和机械加工及提高模具强度,也是不可少的。在塑件结构上无特殊要求时,塑件的各转角处均应有半径不小于0.5~1mm的圆角。允许的情况下,圆角应尽量大。对于内外表面的拐角处,外圆角应为内圆角加壁厚,可减少内应力,并能保证壁厚均匀一致。2.5螺钉柱制品之间的连接常采用螺钉的连接方式,在螺钉柱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在允许的情况下,螺钉柱应尽量矮。应加一字形或十字形斜筋保证螺钉柱的强度,并考虑防缩,外观要求严格的表面螺钉柱应加斜顶进行防缩,无法加斜顶的应加防缩槽进行防缩。形式如下:螺钉柱的内外直径应符合加工工艺性。优先选用值:自攻螺钉规格(国标)螺钉柱内径ø(mm)螺钉柱外径ø(mm)ABSPPPSABSPPPSST2.21.75ST2.92.36ST3.52.87ST4.23.478ST4.83.88ST5.54.4910螺钉柱内侧应加倒角,利于螺钉的安装。倒角大小一般为1~1.5X45°。2.6嵌件在嵌件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嵌件周围塑料层厚度不宜太薄,否则会因收缩而破裂。嵌件各尖角部位应倒圆角,这样可减少内应力。嵌件在塑件中应固定牢固,可采用开槽、加凸台,或滚花结构。在设计中应考虑嵌件在模具中便于安装,正确和牢固定位,成型时有利于塑料流动,模具制造方便。2.7外观要求及材料、收缩率、分型面在制品设计过程中,应与客户交流清楚制品的外观面位置、外观面积、外观光洁度、外观要求,如镜面、皮纹、喷砂、亚光、喷漆等。以及需处理的范围。与客户落实制品的材料、收缩率以及制品的颜色。常用塑料及收缩率如下表:(含添加剂及其他特殊要求的材料视具体牌号及客户要求定)序号塑料名称收缩率(100%)推荐值(100%)1PS(聚苯乙烯)0.5~0.80.52ABS(苯乙烯-丁二烯-丙烯晴共聚物)0.3~0.80.53PP(聚丙烯)1.0~2.51.54PC(聚碳酸酯)0.5~0.80.55PE(聚乙烯)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