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锦囊】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yídòng)示意图的应用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运动规律见下图。一年中被太阳直射过两次的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不包括南、北回归线)。一年中被太阳直射过一次的是:南、北回归线。一年中没有被太阳直射过的是: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不包括南、北回归线)。春分(chūnfēn)-夏至-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为北半球夏半年;秋分-冬至-第二年春分(chūnfēn),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为北半球冬半年。从夏至日开始太阳直射点就南移了,一直南移到南回归(huíguī)线,节气为冬至日;冬至日开始直射点北移,一直到夏至日。在太阳回归(huíguī)运动示意图上可以标出时间(节气),能够找到所有时间点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例如远(近)日点,国庆节地球位置等,辅助做题。与公转相关的问题:如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等问题,经常需要结合此图思考。/【考点(kǎodiǎn)1】黄赤交角及影响【1—1】读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3)题。【考点(kǎodiǎn)1】黄赤交角及影响【1—1】读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3)题。(1)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数码是()A.①B.②C.③D.④(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3)当黄赤交角变为23°56′时,地球(dìqiú)上五带的范围变化为()A.热带范围变小B.温带范围变大C.寒带范围变大D.与现在相同【解析(jiěxī)】第(1)题,考查黄赤交角的定义。它是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黄道平面即地球公转轨道面。第(2)题,考查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的关系。太阳直射点在P点时,即到达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第(3)题,考查黄赤交角变化对五带范围的影响。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和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1—2】(湖北武汉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下图为某假想陆地的部分图,读图,回答(huídá)问题。【1—2】(湖北武汉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下图为某假想陆地的部分图,读图,回答问题。若黄赤交角为0°,图中甲、乙、丁、戊所代表(dàibiǎo)的气候类型不再存在的是()A.甲B.乙C.丁D.戊【解析】本题考查黄赤交角的影响。甲为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若黄赤交角为0°,则不存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故甲所代表(dàibiǎo)的气候类型不存在。选项A正确。【考点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1】(山西(shānxī)山大附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下图中左图和右图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考点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1】(山西山大附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下图中左图和右图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dìlǐzuòbiāo)是(20°S,120°W)。(2)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东南方向。【考点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1】(山西山大附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下图中左图和右图是同一时刻(shíkè)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3)Q地位于M的东北方向。(4)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Q地夜长大于P地,M地昼长为14小时。(5)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20°S向南北两侧递减。【解析】第(1)题,考查太阳(tàiyáng)直射点的坐标计算。120°W平分白昼,是直射点的经度;70°N有极夜现象,则太阳(tàiyáng)直射点位于20°S。第(2)题,考查不同季节日出方位。太阳(tàiyáng)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日出在东南方。第(3)题,考查方位判断。根据经纬度判断方位。第(4)题,考查昼夜长短的计算。北极出现极夜,故北半球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根据地方时计算M地的时间。第(5)题,考查正午太阳(tàiyáng)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tàiyáng)高度由直射点向两侧递减。【2—2】(山西山大附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a为纬线,c为经线,b为晨昏线,甲、乙两点是晨昏线b与a、c的交点,两个地理研究小组冬半年的某一天内在甲乙两地进行(jìnxíng)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甲地在北京时间12:12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66°,乙地在北京时间12:04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60°。读图,完成问题。【2—2】(山西山大附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a为纬线,c为经线,b为晨昏线,甲、乙两点是晨昏线b与a、c的交点,两个地理研究小组冬半年的某一天内在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