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诗歌题材分类鉴赏(5)之边塞征战类江苏省涟水中学郑加伦边塞征战类——秦时明月汉时关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常见意象: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号角从音乐看:箫笛、芦管、羌管、胡琴、琵琶、胡笳、折柳曲、阳关曲、梅花落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域、轮台、龟兹、夜郎、黑河、阴山、关山、天山、阳关、玉门关、凉州、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景物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荒芜、荒凉、荒寒、凄寒、荒漠、凄清感情特点:豪迈、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悲壮、悲愤、思乡之怨题材内容:①边塞风光。或雄奇壮丽秀美,或荒寒凄清恶劣。注意写景的作用(烘托渲染情境;反衬;衬托战事紧张等)。②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抱负。③统治者穷兵黩武,揭露战争的激烈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痛苦,表达对战争的不满和控诉。④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又无可奈何的郁闷、感伤甚至悲愤之情。(贬官等)⑤边疆将士生活的艰辛。⑥思乡怀人或征人思妇的愁苦怨情。⑦友人惜别感伤或赠别勉励。具体例释:1、抒发对边塞将士的赞颂之情及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使至塞上》王维(背)《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背)P4《从军行》杨炯2、抒发将士们思乡念亲的乡愁: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3、反映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表达对人民的同情: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陇西行》陈陶)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袁吟古城下,不堪秋气人全疮。(《逢病军人》卢纶)(借一个饥、寒、疲、病、伤的退伍军人形象控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P27《兵车行》杜甫4、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表现征人的怨恨和厌战情绪: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征人怨》柳中庸)(“怨”:怨年年频繁调动;怨时刻练兵奋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5、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破阵子•》辛弃疾(背)《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描写方法:虚实结合、场面描写、正面侧面、想象、虚写、白描、细节、对比映衬、人的感觉、修辞(比喻、比拟、用典、对比、夸张)等抒情方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