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七章岩石地貌文字第七章岩石地貌虽然地貌形体受控于内外动力的雕琢,但也受到地貌形体所依附的岩石性质(基体)的控制,因此,地貌具有物质性。岩石是构成地貌形体的物质,岩石的物质成分、岩石的结构构造、岩石的产状与破碎程度、物理与化学稳定性等对风化与剥蚀作用,对地貌形体特征及其发展变化速度、区域地貌类型、地貌结构与组成等均有重要的影响。岩石地貌定义:指特定岩性的地貌形体显示、由特定地貌形体与特定岩性相结合而构成的地貌类型。第一节砂质岩石地貌一、砂质岩石与地貌发育砂质岩石颗粒粒径为0.5~2mm的沉积岩。常见的有石英砂岩、长石砂岩。砂岩的特性是硬而脆,抗压强度大,受挤压变形时经常在最先弯曲部位出现张裂隙。砂岩的胶结物质成分、节理构造、层理构造和透水性等特性对于塑造地貌有着重要作用。1、砂岩地貌形态形态有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34821.htm"方山、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29861.htm"台地、峰墙、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82245.htm"峰丛、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48560.htm"峰林、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75602.htm"石门、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64627.htm"天生桥及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92449.htm"峡谷、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943685.htm"嶂谷等。2、砂岩地貌类型(1)硅质胶结的砂岩地貌由于抗风化强,节理稀疏而抗蚀性强,而使出露区地表切割密度比较低,常构成支离破碎的悬崖、单面山山岭和陡峻的山丘;(2)铁质胶结的砂岩地貌有比较高的渗透率,顺裂隙化学风化快、流水切割深,常发育陡峭的悬崖和深谷(3)钙质胶结的砂岩或沙砾岩地貌遭受强烈的侵蚀、溶蚀后,成为方山、奇峰、龙脊、赤壁、岩洞、峡谷管道、清水潭等,组成又一种独特的山水景观。3、砂岩地貌发展演变过程厚层石英砂岩,岩层产状平缓。各组垂直节理发育,受重力崩塌及雨水冲刷等内外地质动力作用的影响,形成了峰林、峰柱、方山、、石林、峡谷、嶂谷、幽谷等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并由于暴露时间的长短和节理裂隙发育程度的不同,造就出石山、石墙、石柱、石峰、石门、天生桥等奇峰异石,鬼斧神工,形态各异。其发展演变经历了平台-方山-峰墙-峰丛-峰林-残林等几个主要阶段。二、丹霞地貌1、定义:1983年《地质辞典》提出丹霞地貌是“指厚层、产状平缓、节理发育、铁钙质混合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新定义:“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赤壁丹崖)的各种地貌形态。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2、构成丹霞地貌的地层的时代中国境内所发现的丹霞地貌几乎全发育在不早于中生代(距今两亿多年前)的地层上,且以陆相沉积为主;外的丹霞地貌也有发育在更古老的地层或海相沉积层中3、分布区域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中国已发现丹霞地貌790处,分布在26个省区。广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丹霞山以赤色丹霞为特色,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赤壁丹崖,灿若云霞”,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3、形态特征丹霞地貌的¡°寨¡±、¡°岩¡±、¡°石¡±、¡°岭¡¯相互组合,形成奇特的峰林状、堡垒状、岗丘状地貌。寨、岩、石的区别主要基于规模大小,其次是外部特征及相互关系。与方山的区别主要是山(丘)体的大小,其次是岩层略有倾斜。以武夷山、上饶圭峰、乐昌金鸡岭最为典型。4、形成原因(1)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部分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2)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3)崖面崩塌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5、丹霞地貌的申遗丹霞地貌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