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精益化管理各位同事:大家好!企业做大做强,要靠每一位管理者、靠每一位员工素质的提高。细节的变化,更能体现观念上的更新和进步。中国人不缺勤劳、不缺智慧,我们最缺的是做细节的精神;中国快餐拼不过麦当劳、肯德基,恰恰败在我们做不好“细小事”。精益化管理首先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精益化管理也是一种管理理念,精益化管理不是一场运动,而是永续精进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积极引导和自下而上的自觉响应的常态式管理模式。精益化管理要做到:注重细节、立足专业、科学量化,才能使精益化管理落实到位。一、精益化管理——危机下的理性选择快速发展的中国企业,管理必须补课★中国企业进入管理瓶颈★过去营销一路领先,现在管理必须补课★精益化管理——不能跨越的发展阶段管理模式的发展自主管理精益化管理,不是最先进的管理方式。但为什么不选西方现代更先进的管理方式….?因为中西方文化不同,企业发展阶段不同。精益化管理:特征、任务、方法精、准、细、严就是精益化管理的核心思想或理念,它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精细操作为特征,促进员工敬业,认真做事,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实现安全生产的一种管理方式。精益化管理突破口:提高职工执行力,即通过精益化管理,使岗位责任、流程、制度执行到位。质量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上:1)计划阶段(plan):看哪些问题需要改进,逐项列出,找出最需要改进的问题。2)执行阶段(do):实施改进,并收集自主权相应的数据。3)检查阶段(check):对改进的效果进行评价,用数据说话,看实际结果与原定目标是否吻合。4)处理阶段(act):如果改进效果好,则加以推广;如果改进效果不好,则进行下一循环。与此相应,班组长也有三大责任。理念层次●细化——把管理工作做细的方法(安全控制项点);●量化——管理工作定量化;●流程化——执行流程,按程序做事,保质保量;●标准化——有标准才能促进操作到位,才能检查考核;●精益化——不断优化;●协同化——协同配合,才能提高整体效益;●经济化——经济、节约,降低成本,才能持续赢利;●实证化——求真务实,是科学管理的基本要求。三大工作指令精益化——管理者的事前责任企业整个效率,绝不是个人效率简单相加的总和。并不是1个人做1.2个人的事,而是企业整体效率的乘积。1个人的效率是1.2倍,10个人的效率是我们10个人的(1.2)10倍,即100个人的效率。假如企业有1000人,5个层级,自上而下执行四个环节,每个与其它部门和工作标准有10个关键点,如果每个关键点,只能发挥80%的效能,那么1000人的工作效率是:1000人×0.810=107个人。考虑到执行有四个环节,只能做到80%,那么1000人的整体效率是:1000人×0.810×0.84=44个人。这就是系统的结构性效率的放大作用。中国神华一个地方二级企业大概就有3W左右,放大后会是多少?由此可以看出:衔接配合到位,更远比此个人工作到位重要得多。但是衔接配合更容易出问题。本职工作有岗位要求,责任明确,而衔接配合是一种软性的、弹性工作,责任模糊,可推诿。一个科学的完整制度是一个可操作性的,能保障执行到位的制度,它由三个组成部分:三、执行跟进精益化——管理者的事中责任事前控制责任末端督导→抓落实就是跟进、跟进、再跟进布置不等于落实。布置工作,仅仅是落实工作的第一步,从抓执行落实的三个环节来看,布置工作仅占落实工作的1/3。当然,抓落实,跟踪促进执行,是项极耗时费劲的工作,它可能占了管理工作的70%的时间。→干部下沉,末端切入这个过程也叫做“深潜”运动,执行的最终主体是一线员工等末端操作者,执行偏差、出现问题也在末端、在一线。因此,抓落实的发力目标就在执行末端,企业管理的基础就在基层。→向班组渗透——程序指导与思想辅导抓落实,促执行,有效地实践末端管理,至少有以下三项工作必须操作到位:◆渗透到末端——程序指导与思想辅导;◆发现末端问题,掌握真实信息;◆协助或推动问题解决。→到末端发现问题——90%信息都被末端扣压一般来说,管理粗放的企业,来自基层的大量信息,都会被层层过滤而丢失,特别是执行末端的负面信息、存在问题,90%都会被一线人员忽略或扣压掉。充分发掘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提升管理水平和企业效益。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说营销是从发现市场开始,那管理就应是从发现问题入手。→不要指望末端主动解决问题为什么执行末端的一线人员不能主动解决问题,把事情做好呢?原因有三:◆一是责任心缺乏;◆二是可能受到权力、资源的限制;◆三是利益的因素所以,我们不要指望执行末端会主动去解决问题,必须靠全体干部到末端去推动、去督促。末端检查→检查是抓落实的关键环节→执行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