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7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7页区社会事业局工作报告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狠抓措施落实,提高服务质量,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各项工作,现总结如下:一、立足主题活动,逐步增强社会事业发展合力围绕“赶超先进当标兵,又好又快创新业”主题,整合创先争优、勤廉双优等教育活动,切实加强社会事业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凝聚发展合力。1、突出教育管理。全面开展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和廉政教育,组织了论文和演讲比赛。为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2月份组织参加旁听区法院法庭相关案件的审理,邀请市中级人民法院张建文副院长作了廉政专题报告。5月份召开社会事业系统作风行风建设推进会议,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全面推进“勤廉双优”岗位教育活动。践行江苏精神,组织了专题辅导报告。组织局“素质提升”公文写作培训班。11月份,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活动为平台,积极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2、加强队伍建设。扎实推进领跑赢在中层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激励中层干部竞相领跑,切实提高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实效。开展争当“金牌员工”活动,各条线明确1—3名人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采取措施,促使重点培养对象自加压力、快速成长。加强校院级领导班子建设,组织中学校长和小学校长分别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和上海xx区华坪小学考察学习。组织了校级领导考察,对66名国际学校在职教职工进行了一次性安置。8月底举办了全区2012年暑期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培训班,进一步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服务能力。3、创建“最优”项目。将“推进教育国际化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继续作为我局“最优”项目,把握“领先、贡献、提质”三大关键,提升工作标准,创新活动形式,创造一流业绩。二、提升服务品质,深入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1、教育服务深化年活动全面开展。为进一步转变行风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在去年“教育服务年”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推进“教育服务深化年”活动。通过六个“进一步”,达到七个“明显”。即教育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作风行风明显转变,服务范围明显扩展,服务内容明显细化,服务平台明显完善,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对教育满意度明显提高,教育发展环境明显和谐。2、创建工作重点推进。积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和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以贯彻落实《XX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为抓手,促进全区学校规范化管理。严控热点公办学校择校生比例,确保符合条件的流动就业人员随迁子女100%入公办中小学就读。目前,我区已基本实现教育城乡一体化,乡镇学校与XX县区学校在物质条件、师资配置、教育质量上无显著差距,学校、社会对区政府教育工作满意度较高。3、办学条件不断改善。2012年,我区积极配合推进常州天合国际学校、常州外国语学校、常州技师学院等建设工程。新建了龙城小学、河海幼儿园常裕分园、绿都幼儿园等学校。全区所有学校办学条件达到XX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ⅱ类标准。同时积极保障学校校舍安全和校车安全,全区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有效提升。区实验中学、新桥小学、圩塘幼儿园成功创建XX省平安校园。指导小河中学、浦河实验学校创建市优质学校;新魏幼儿园、天润幼儿园、哈佛幼儿园创建省优质幼儿园。4、队伍建设有效加强。进一步完善教师引进机制,严把入口关。今年共招录教师38名,38名新教师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7人,骨干教师5名。认真完成全区新一届校长聘任工作。新聘校级领导中硕士占3.7%,本科占80%;高级职称占71.11%,中级职称占28.89%;具有区骨干以上专业称号的占71.11%。制定了中小学校级领导专业发展考核意见,努力提升校级领导的管理和专业水平,积极培养优秀校长。三、创新工作思路,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前进步伐1、文体设施全面提升。全区9个镇(街道)文体工作站均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建筑面积都在800平方米以上,文体设施齐全。建成了区级信息共享工程支中心,完成155个“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基层服务点建设,形成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信息网络。今年新建了6个全民健身工程示范点。新建春江镇、三井街道等6个国民体质监测站,完成全区国民体质监测站布点工作,完成了18个社区的“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出台了《xx区全民健身设施管理办法》,组织建立了文体设施维修保养队,强化了长效管理,实现了安全工作到位、卫生标准到位、维护维修到位。2、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推进“文化惠民月月送”工程,通过“文体系列培训、文艺专场演出、电影放映工程”到基层、到村(社区),不断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全年组织面向基层文艺骨干培训5次,举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