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國際貿易基礎知識國際貿易術語(二)有關貿易術語的國際貿易慣例«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2000)是目前在國際貿易中得到最廣泛使用的貿易術語慣例,于2000年1月1日生效.本身沒有強制力,其适用以意思自治為主,即主要通過約定在買賣雙方間适用.«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二)F組術語F組術語包括FCA(貨交承運人),FAS(裝運港船邊交貨)和FOB(裝運船上交貨).在該組術語下,買方訂立運輸合同和指定承運人,賣方須按照買方的指示,將貨物交至買方指定的承運人.FOB要求賣方將貨物裝上船,FAS要求將貨物運至碼頭或者駁船上靠船邊,兩者都僅适用于海洋運輸.FCA指賣方將貨物交給買方指定的承運人即完成交貨,可适用于海運,鐵路,公路,航空,多式聯運等多种運輸方式.因此如果賣方被要求在買方指定的船只到迖前將貨物交到貨運站由買方指定的承運人收貨,FOB.FAS不适用,而應當适用FCA(三)C組術語C組包括CFR(成本加運費),CIF(成本加運保),CPT(運費付至)和CIP(運費,保險費付至).在該組貿易朮語項下,賣方訂立將貨物運至目的地(港)的運輸合同,並承擔運費;CIF,CIP賣方還需要辦理保險並支付保費.C組朮語風險劃分和費用划分點相分離,費用點在目的港(地),而風險點在裝運港(地).以CIP為例,賣方必須訂立按照通常條件將貨物運至買方指定目的地的運輸合同,並支付運費.然而賣方在裝運地將貨物交給運輸合同項下的承運人時即完成交貨義務,此時貨物滅失或損坏的一切風險由賣方轉移給買方.(四)D組術語D組包括DAF(邊境交貨),DES(目的港船上交貨),DEQ(目的港碼頭交貨),DDU(未完稅交貨),DDP(完稅后交貨)5种貿易術語.按D組術語訂立的銷售合同屬于到貨合同.采用D組術語,賣方應負責將貨物運至邊境或目的港或進口國內約定目的地或地點,并承擔貨物至該地以前的全部風險和費用.DDP是買方義務最小,賣方義務最大的術語,也是唯一的一個由賣方在進口國負責清關的術語.三种常用的貿易術語2.CFR(CostandFreight-namedportofdestination)即成本加運費(-指定目的港),指在裝運貨物越過船舷賣方即完成交貨,賣方必須支付將貨物運至指定目的港所需的運費,但交貨后貨物滅失或損坏的風險,以及由于各种事件造成的任何額外費用,即由賣方轉移到買方.3.CIFCostInsuranceandFreight(-namedportofdestination).即成本加保險費,運費(-指定目的港),在裝運港當貨物越過船舷時賣方即完成交貨.賣方必須支付將貨物運至指定目的港所需的運費,但交貨后貨物滅失或損坏的風險及由于各种事件造成的任何額外費用即由賣方轉移到買方.并且賣方還必須辦理買方貨物在運輸途中滅失或損坏風險的海運保險.象征性交貨常見的FOBCFRCIF術語變形常見的FOBCFRCIF術語變形CIF的變形也同樣适用于CFR術語值得注意的是,貿易朮語的變形是為了解決裝卸費用的負擔問題而產生的,傳統上認為,它不改變交貨地點和風險划分的界限,但在實踐中並沒有形成一致,因此國際商會推荐,在使用這些變形時,應在合同中寫明這些變形僅限于費用的划分,還是包括了風險在內.進出口價格2.佣金的計算3.折扣折扣的計算和支付FOBCFRCIF三種貿易術語價格間折算(二)CFR價格換算為其他价FOB价=CFR价-運費CIF价=CFR价/[1-保險費率*(1+保險加成率)](三)CIF价格換算為其他价FOB价=CIF价*[1-保險費率*(1+保險加成率)]-運費CFR价=CIF价*[1-保險費率*(1+保險加成率)]例如,某公司出口貨物對外報价為每公噸2000美元CIFNEWYORK.該種貨物每公噸出口運費為150美元,投保一切險費率為1%.FOB價應為:FOB价=2000*(1-1%*110%)-150=1828美元例如某公司對外報价為每立方500美元CFR西雅圖,外商要求改報CIF西雅圖,已知該項貨物至西雅圖平安險為0.4%,一切險費率為0.55%,我方保持利潤不變.則報价應為?答案:CIF价=500/(1-0.4%*(1+10%))=502.21美元例:我國某甲出口商欲与一美商達成從上海至紐約的小麥出口交易,下列()可适用.A.FOB上海B.CIF上海C.EWF甲在上海的倉庫D.CIF紐約正確答案為A.D解析:雖然F組和C組術語都屬於裝船朮語,但是,FOB下買方有義務訂立運輸合同,其后隨的地點為裝運港,而CIP,CIF下賣方有義務訂立運輸合同,其后隨的地點為目的港,因此,B不适合.EXW為買方義務最大的朮語,買方有義務承擔出口國清關,根据我國目前的進出口經營權制和報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