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办学理念: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全体教师享受成功的快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教学设计梁娟2014.3.10《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本课教学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1页例6。例6用套圈情境图提供了丰富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解决这类问题。教材中设计了一个套圈的情境图,图上画了几个小朋友套圈的情况,根据各自套圈的不同个数,自然引出“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的问题。提出问题以后,教材呈现了两种解决的方法:一是用减法直接算出得数,而是用摆学具的方式摆出12个比7个多5个。“想一想”是让学生从上面的问题中演化出“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教学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和分析思考的时间。教学对于学生点滴的发现和与众不同的想法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以促进大家动脑筋想问题。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解答此类问题。2.学生在经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形成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能力。3.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的结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拍手游戏师:同学们,今天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你们高兴吗?梁老师也很高兴,现在咱们就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师:小朋友们掌声很热烈,但不够整齐。请听一听老师是怎么拍的?拍了几下?(教师有节奏的拍4下)。小朋友们,学老师的样子,拍6下。师:根据刚才拍的,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1:我们和老师一共拍了多少下?师:这个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你会列式吗?生1:4+6=10,师: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生2:我们比老师多拍了几下?列式:6-4=2.生3:老师比我们多拍了几下?列式:6-4=2.(2)三角形和圆形比多少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可以直接比较出数量的多少。指出三角形和圆形同样多的部分,指出三角形比圆形多的部分。说明三角形比圆形多几个,圆形比三角形少几个。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一遍)(二)转化思想,学习“比多”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课间时间,一年级小朋友进行了套圈比赛。(出示图文结合的套圈游戏)(1)学生看图说说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2)提出数学问题。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或者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2.自主学习,解决问题。(1)用学具摆一摆。(2)列算式:12-7=5(个)。(3)教师引导:“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就是“求12比7多几”,用减法做。3.教师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我们可以想“几比几多几”,用减法来做。(三)通过比较,学习“比少”1.提出问题,进行解决。“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看了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自己试着解决。“小雪比小华少套多少个”就是在“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多少个”,也是用减法做。“小雪比小华少套多少个”就是求“7比12少几”,用减法做。2.比较“比多”,“比少”的异同。师:比较这两个问题和它们的解决方法,你发现了什么?生:这两个问题虽然问的方法不同,但都是“小雪和小华比,小华多小雪少”,都用减法做。3.小结方法。在解决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比较多少的时候,我们都可以有两种说法,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另一个数比一个数少,都可以用同一个减法算式来解决。(四)巩固练习,提高发现。1.基本练习。2.提高练习。(五)课堂小结。1.今天的数学课你学到了什么?2.要解决此类问题,你该怎么做?板书设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信息:小雪小华问题: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求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解决问题:12-7=5(个)12-7=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