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名词解释(8个小题,每个3分,共24分)1立地条件:是指某一立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一定程度与立地质量通用。2立地类型:是指地域不一定相连、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自然综合体的集合。3分殖造林:又称分生造林,是利用树木的部分营养器官(茎干、枝、根、地下茎等)直接栽植于造林地的造林方法。4插条造林:插条造林是截取树木或苗木的一段枝条或树干作插穗,直接插值于造林地的造林方法。5植苗造林:是以苗木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又称植树造林、栽植造林。6人工林:通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形成的森林。指人工起源的林分,包括造林地及其在其上生长的林木。7混交林: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人工林8混交比例:指造林时每一树种的株数占混交林总株数的百分比。9造林密度:人工林的初始密度,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株数或播种点(穴)数。10林分密度:指单位面积林地上的林木数量。11林种:指满足不同造林经营目的的森林种类。12改树适地:通过对树木的改造,即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手段,提高林木的适应性,使树种最大程度地适应造林地的立地条件。13相对生长速率:指单位时间内重量或体积的增加量占原有数量的百分率14极性:林木个体或其离体部分(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形态学两端具有不同生理特性的现象,是林木分化的基础。15再生:林木个体的离体部分具有恢复林木其他部分的能力,这是以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全信息性为基础。16种植点配置:指种植点在造林地上的空间排列方式17造林整地:造林地的整地,又称造林整地,就是在造林之前,清除造林地上的植被、采伐剩余物或火烧剩余物,并以翻垦土壤为重要内容的一项生产技术措施。18用材林:用材林是以生产木材,包括竹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19防护林:防护林是以发挥森林的防风固沙、护农护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防护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20经济林:经济林是以生产除了木材以外的其他林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21主要树种:主要树种是人们培育的目的树种,防护效能好,经济价值高,或风景价值高。在混交林中一般数量最多,是优势树种。22立地指数:基准年龄时林分上层木的平均高。单项选择(30个,每题1分,共30分)自己看书解决简答(5题,前四题每个5分,第五题6分,共26分)1适树适地的方法步骤1了解造林地特性2了解造林树种特性3分析地树关系,确定适生树种4进行树种选择的程序5确定适地适树方案2以用材林为例分析适树适地的标准1定性标准:成活、成林、成材,林分稳定性,抗逆性(即对间歇性的灾害因子有一定的抗性)2定量指标:立地指数、平均材积生长量、生物量、立地期望值(在一定使用期限内立地的价值)3春季是最好的造林季节,早春尤为佳,为什么?1春季尤其是早春的环境很适合种子萌发、林木生长2前期生长类型(春季生长类型)林木生长期及侧枝延长生长期很短,多数为1~3个月,而且每年只有1个生长期,一般到5~6月份高生长即结束。3全期生长型林木在春季尤其是早春达到速生高峰期。4什么是合理密度,如何调节?(完全不懂这个如何调节是个啥意思)合理密度指在一定的立地条件下,个体得到充分发育,群体取得最高效益的林分密度。一定树种在一定的立地条件和栽培条件下,根据经营目的,能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造林密度,即为应采用的合理造林密度,这个密度应当在生物学和生态学规律所控制的合理密度范围之内,而其具体取值又应当以能取得最大效益来测算。5林地施肥条件(*-*)6立地条件划分的途径方法(*-*)7植苗造林的要点1整地质量2苗木的种类、年龄、规格和质量3苗木保护和处理4栽植方法和技术5植苗造林季节和时间8以穴植法为例分析植苗造林的要点(没课件,没法总结分析,求课件啊!)穴植是指在经过整地的造林地上挖穴栽苗,适用于各种苗木,是应用比较普遍的栽植方法。其中:1要在整地的造林地上挖穴需说明植苗造林需要整地质量2苗木的种类、年龄、规格和质量对造林成功率影响较大3挖穴是为了苗木保护和处理…………9造林植苗的评定的技术要点10混交林优势1可较充分地利用光能和地力2可较好地改善林地的立地条件3可较好地促进林木生长,增加林地生物产量,增加林产品种类,维持和提高林地生产力。4可较好地发挥林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5可增强林木的抗逆性6混交林优点的相对性11如何科学培育混交林1考虑混交林和纯林的应用条件。2确定混交类型3选定混交林结构模式4选定混交树种5确定混交方法6确定混交比例7使用混交林树种间关系调节技术8人工林的轮作论述题(1题,20分)1如何做到适地适树?适地适树: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使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土地和树木的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