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作者:王逸彭华容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2年第22期摘要:《文创产品设计》课程设计将“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作为文创设计主题内容与重要载体,教学设计基于“重温张之洞历史故事”主题项目开展,通过项目解读进行任务构建,并进行任务分解。同时将非遗大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课堂,培养学生守正创新的核心设计理念,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通过完成任务达成课程目标,实现课程方案的最终落地,并进一步迁移其他主题文创产品设计。关键词:课程思政;文创;非遗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2.086引言0“艺术是反映时代的,也服从和服务于时代”。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具有共同的求真、求美的目标,在艺术课中嵌入思政教育内容,可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如何科学地将思政内容贯穿于整门艺术专业课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需要我们去深入分析和整体设计。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说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随着“博物馆文创”的大火,我们很有必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度挖掘他们感兴趣的、具有当代价值的经典案例。通过经典案例分析,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学习如何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运用到接下来文创产品设计当中。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将《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从四个目标入手,以文化创意类产品设计为切入点,基于工作过程重构了产品策划、创意构思、设计执行、实物制作、包装展示五大模块,采取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级聚焦与学校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构建了螺旋式上升的项目训练体系,切实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梳理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挖掘知识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充分挖掘出艺术专业课程对设计人才思想观念培养的重要作用。“课程思政”理念的核心就是抓住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挖掘艺术专业课程影响人和启迪人的积极作用,通过严密和系统的教学内容再设计,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设计理念,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基础上达到守正创新的目的。《文1創产品设计》课程思政的总体设计思路我们立足《文创产品设计》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打造“内外驱动、四维一体,五大步骤、综合考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从而将思政、德育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内外驱动”一是指通过历史故事、经典案例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是指给予学生正向、积极的外部推动力,采取小组竞争的方式,从而形成合力影响学生,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程”。因此在专业课中科学、合理的潜藏思政育人的内容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通过内外驱动,帮助同学们建立正确的认知、倾听内在的声音,推动自己主动学习、不断前进。“四维一体”我们深入分析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专业与课程特色,一是以“张之洞”为项目主题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军工精神;二是“抱冰握火、自强不息”的学院精神;三是“承融创新、守正出新”的专业精神;四是感受到中国传统手工艺人的人格魅力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五大步骤”是基于行业工作流程将课程划分为五大步骤,分别是产品策划、创业构思、设计执行、实物制作、包装展示。从“张之洞背后故事”与文创设计技能两个维度深入开展。教学项目流程的推进也是“文化”学习不断深入、升华的过程。课程最终实现岗位职业能力与课程能力相融通,课程能力与“张之洞精神”相融通。“综合考评”是在五大内容步骤基础上,四条思政线的支撑下,形成智育为主,德育为辅的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智育课程体系,是在五大步骤课程体系下,依据课程学时安排,可以有效地实施课程进度计划,完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培养并初步达成学生成为“文创产品设计师”的素质培养。德育课程体系是在“立德树人”的教学过程中,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在四条思政线的指导下,利用知识载体进行传播德育内容,也就是在以知识传授的“智力”教育中,融入“美德”元素。同时采用星级考评办法,通过小组互评与自评,最终评选出点亮之星。我们依据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标准、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岗位能力需求、课程标准。深入分析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专业与课程特色,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革命历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知识点、任务点、技能点、思政元素、思政载体一一对应。通过充分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