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李清照如梦令课堂实录李清照如梦令课堂实录篇一:一、声情诵读,导入新课。(录音机播放古筝曲)教师声情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师:同学们伴着这悠悠的古筝乐曲,让我们一起走进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板书:如梦令)(出示李清照全词)二、初读全词,通读全词。师:如梦令是一首词,词有词牌名,每一个词牌名的词都有固定的字数、句式和韵律,如梦令这种词牌名的词就是这样的,同学们有兴趣来读读这首词吗?请大家放开声音来读读这首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正确,读流利。这个要求能达到吧,那你就放开声音自己读吧!(学生放开声音自由读。)师:声音停下来了,谁能一个人,放开声音读读这首词?谁第一个把手举起来我就叫谁。生:读词师:刚才她在读的过程当中基本上是通顺的,流利的是不是?你们有意见吗?生:没有意见。师:我有意见,这里面有一个字是个多音字,“兴尽”,这个字又读xìng又读xīng,什么时候读xìng,什么时候读xīng你们知道吗?什么时候读xīng?生:兴奋。师:还有“大兴安岭”。但是课文中这个“兴”以及“高兴”、“兴致”的“兴”却读第四声,所以在这个地方你说应该读第一声还是第四声?第四声,咱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生:齐读师:不错,咱们再读读这首词,这回第一个举手的是谁?生:读词师:你的声音清脆响亮,口齿清晰。不仅读得正确流利,也注意了一定的节奏,读出词味道来了,你真棒!师:让我们把握好节奏感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师:同学们读得真好,那么你们能简单概括一下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吗?谁来说一说?生:这首词主要写了李清照和朋友们去郊游的事。生:这首词主要写了李清照和朋友去游山玩水的事。生:这首词主要写的是李清照难忘的一次郊游。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师:这是一首非常美的词,需要我们好好的品味。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词,看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出哪些画面?生:小声读词师:你从中读出了哪些美丽画面?生:我仿佛看到了溪亭日暮的美景。生:我感受到了藕花深处的幽静与甜美。生:我看到一滩鸥鹭齐飞的壮观景象!(教师板书: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一)画面1:“溪亭日暮”师:看到“溪亭日暮”,你脑海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我仿佛看到小溪边有座亭子,那位词人就站在亭子里面看日落。生:也就是词人正在看黄昏时的景色。师:对,什么景色?生:美丽的景色。师:太阳落下来的景色,日落美景。画面当中有人、有亭子,那个亭子是几个角的?噢,是个六角亭,肯定是小巧别致的。你想得这么美,肯定能读好它。你来读一读。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师:你脑海中的画面当中还有什么?生:我看到一个亭子,然后李清照把手放在背后,仰望着天,天空披上了一层红红的晚霞,一条小径通向远方。师:哦,你还看到了一条小径。落日余辉,晚霞笼罩天空的情景,你们看到过吗?怎么美?谁来描绘给大伙听听啊。生:天边都是红颜色的,一轮火红火红的太阳挂在天上……(学生觉得词穷。)师:这个时候才感觉到语言的苍白,是不是?来,你就读一读吧!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媒体播放黄昏情景,配乐)师:你们看啊,黄昏时分,太阳慢慢地从山的后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还有小亭子,都笼罩在晚霞的余辉当中。水面上波光粼粼,人啊让李清照情不自禁地吟诵出这样的诗句“常记溪亭日暮”。这样的情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难怪诗人此时已经——(生读)“沉醉不知归路”,你怎样理解这句词?生:我觉得词人看到这美丽的溪亭日暮美景,陶醉其中,不想回家了。师:有道理,你能带着那份沉醉来读一读这两句词吗?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生:我觉得词人不仅欣赏着美景,还与朋友开怀畅饮,喝酒喝多了而忘记了回家的路。师:你说的也很有道理,能读出这份酒醉吗?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师:这里的“沉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陶醉也好酒醉也好,反正李清照是醉了,让我们带着这份醉意来读这两句,一定更有味道。指名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师:这是多么令人心醉的画面啊!让我们一起读出那浓浓的醉意吧!生:(齐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二)画面2:藕花深处师:在那样美丽的地方,词人和她的朋友们除了喝酒,还会做些什么呢?生:一边喝酒一边作诗。生:一边吃菜一边赏景。师:哦,是在郊宴。生:他们可能会下下棋。师:对,词人就是有这样的雅趣。你想她还会做什么?生:我想他们还会弹弹琴,或是对对子。生:他们还可能会高谈阔论。师:是啊!怪不得词人是——(生读)“兴尽晚回舟”。师:此刻词人的心情会是怎样的?生:他的心情是高兴、愉快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