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简介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天津大学和天津仁爱集团合作创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的校园校舍和独立财务的本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仁爱学院依托天津大学百余年的优质办学资源和仁爱集团雄厚的企业实力,为社会培养各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奋斗目标:创建国内一流独立学院总体办学思路:秉承天津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爱国奉献的传统,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探索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综合办学实力: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坐落在团泊湖风景区的团泊新城,占地1000亩,建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物理、化学、计算机、语音等基础实验室,自动化、通信、先进技术制造、动画制作、艺术设计、土木建筑、计算机、化工、环境、现代管理、模拟法庭等专业实验室,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聘请了一大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一流的天津大学教授、副教授,作为我校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受到学生的好评。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特色:依据现代科技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设定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实践环节紧密结合学生未来工作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一大批学生参加各类各层次竞赛及竞赛培训,并取得了多项国家、省市级奖项。我校毕业生在未来工作中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他们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作风,将会成为用人单位“用得上,留得住”的专业人才。专业设置优势:以天津大学优势学科为基础,依据社会需求,本着“名、特、优”的思路,高质量地建设“以工为主,经管、文法、艺术相结合”的学科专业。已招生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财务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工程、英语、法学、艺术设计、动画等24个专业。培养方式特点:秉承天津大学“严谨治学、严格教学要求”的“双严”治学方针,体现“根在基础,重在实践”的教育理念。注重基础理论课程的改革,强调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思想;注重实践教学改革,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综合知识的传授,鼓励学生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强调具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简介: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机械类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依托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科的优势教学资源:主干课程均由天津大学的优秀教师任课,充分利用了天津大学高水平的实验与实习条件进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建校三年多来,大力加强了实验室建设,已建成力学实验室、机械设计实验室和数控加工实验室。数控加工实验室拥有10台高水平数控机床和70台计算机,已成功地应用于第一届学生的培养之中。培养方案:根据社会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经过调查、研究和论证,制定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机械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学生除学习高等数学、英语等基础课之外,还学习了力学、机械设计学、制造技术、电子与计算机技术、测控技术等五大系列课程。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先进制造技术,能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及自动化生产系统设计、开发、运行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宽口径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本专业学生要全面进行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和机械自动化方面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但更侧重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性技术。为此:(1)加强了机械制造技术、制造装备设计、数控加工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等课程;(2)学生要参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软件(UG)实训、数控机床仿真与操作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以确保学生得到全面的工程训练和多种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学生还通过了UG软件的技能考试,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这是我校培养方案的一个特色。毕业去向:本专业适用面宽,选择就业的空间十分广阔。可在机械、电子、轻工、汽车等领域里从事设计、研发、制造、管理等部门工作。获奖情况:2010年我专业06级于冰同学高分考取天津大学机械学科硕士研究生2010年2007级两个项目获得天津市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一等奖和二等奖2010年9月,2008级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大赛获天津赛区一等奖。2010年10月,2007级学生获得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工业设计专业理论体系:工业设计的目的是以设计物为对象,以“人—设计物—环境”系统最优为原则,寻求设计物的解决方案。产品设计不是一个仅仅局限于产品自身内部的、封闭的“自我建构”的行为,而是在系统内受其他二大要素约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