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PAGE\*MERGEFORMAT10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0页大自然的语言目的要求1.了解物候学的内容、意义、规律和发展前景等有关知识,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2.学习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来安排文章顺序的方法。3.掌握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4.读准翘衰落观差等多音字。5.学习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和恰当地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要点难点要点:1.说明要抓住事物的特征。2.说明要富有条理性。3.掌握运用事例说明问题的方法。4.说明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5.恰当地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难点:本文的逻辑顺序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写作背景编者根据《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写,不介绍时代背景。作者简介编者根据《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写,不介绍作者。另见资料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3段)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45段)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第三部分(610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第四部分(11段12段)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另见资料主题思想文章把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从具体、生动的物候景象说起,条理分明的说明了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另见资料写作特点新颖别致,引人入胜的标题。把大自然拟人化,用大自然的语言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形象地说明了认识物候现象、研究物候现象的重要性。眉目清晰,自然精巧的结构。文章从描绘大自然的现象开始,自然而不雕琢地提出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紧接着介绍物候学的用途。说明它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再深入一步分析物候现象来临的复杂的情况和原因。最后进一步阐述了物候学研究的多方面的意义,展示了这门新兴学科的光辉前景。从一年四季的自然现象说起,对介绍物候知识起了很好作用。1.从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说起,可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介绍物候知识,将物候知识说得亲切通俗易懂。2.以生动的丰富的自然现象说起,有如展示一幅四季风景图,精采动人,使人对物候知识发生兴趣。3.以四季为序写自然现象,显示了物候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显示物候现象是有期规律性的。另见资料作业练习理解分析一指出下边几个问题的答案应该从哪些段中寻找,把段的序号填到括号里。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现象有什么意义?()二课文从一年四季的自然现象说起,并采用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法,这对介绍物候知识有什么作用?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揣摩运用四举例的多少要按需要而定,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甚至更多些。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却举两个例子。举两个必要吗?为什么?五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回答问题。1.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能将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改成分号吗?为什么?)2.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10年平均同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就是说,春天提前9天。(前者和后者各指什么?)六运用下边的词语,复述课文中关于四季的描述。苏醒次第萌发孕育差异推移灵敏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积累联想七阅读下边一段文字,然后说明本地的气候有哪些特征。要举出实际例子,分作几个方面说明。八、词汇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语言中每个词都有一定的意义。有的词只表示一个意义,叫单义词。有的词表示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叫多义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多义词。例如宽就有以下几种意义:1.马路很宽:横的距离大(跟窄相对)。2.听了他的一席话,心就宽了一半:放宽,使松缓。3.对他要从宽处理:不严厉,不苛求。4.生活水平提高了,手头比过去宽多了:宽裕、宽绰。一个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有一个是最初的常用的基本义。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是比喻义。例如帽子的基本义是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或做装饰的用品,后来用它比喻罪名和坏的名义,例如说对同志乱扣帽子是不对的,这里的帽子就是它的比喻义。语言中还有许多同义词或反义词。同义词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例如母亲和妈妈,晓得和知道,诞辰和生日等,词的意义完全相同。有些词的意义是相近的。例如:有些词表示的意义或者相反,或者相对,这样的词叫做反义词。例如: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