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渔业合作组织发展研究摘要中国渔业增长方式成功地实现了从捕捞为主向养殖为主的第一次历史性转变之后,目前正处在第二次转变的高位起点上。但是,中国目前“以单船股份合作为主体的捕捞业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体的养殖业”的渔业基本经营制度日益暴露其组织形式单一,组织化程度较低的问题,难以满足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现代渔业的发展需要。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广泛受到渔民欢迎的组织形式,可以有效提高渔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市场成本和提升渔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关键词:渔业;渔民;专业合作社;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背景目前,我国渔业正处于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水产品国际贸易要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框架下,直接面对整个国际大市场的挑战和考验。然而,相对于高度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渔业来讲,我国渔业仍以家庭生产经营为主要组织形式,这种分散经营的家庭经济模式规模小,成本高、技术落后、信息不灵、抗风险能力差,在市场经济中处于弱势地位,难以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更无法同国际大市场顺利衔接。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由渔民围绕某个专业或产品自愿联合成立,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是渔民进行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积累、自我保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渔业专业协会、渔业专业合作社、渔业股份合作企业等形式。但总体上看,目前中国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很多2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相关理论概述2.1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内涵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是渔民在不改变渔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自愿联合、经济参与、共同所有、民主管理的原则联合组建而成,对渔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生产、加工、储运等方面进行联合与合作,以提高渔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维护团体成员利益,并具备法人资格的合作经济组织。在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渔民是独立的生产经营主体,实行盈余返还、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在经营方式上灵活多样,组织内部成员分散生产,对内服务,对外经营盈利,既发挥合作的优势,又不损伤渔民家庭分散生产的积极性。2.2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类型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类:(1)根据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分为生产型、采购型、加工型、销售型、(科技)服务型、综合型等六种基本类型。(2)根据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者与政府的关系,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分为自办型、官办型以及官民结合型等三种基本类型。(3)根据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创办者的身份,渔业专业合作组织可分为能人牵头型、龙头企业带动型、渔业服务部门兴办型、政府发起型等类型。(4)根据渔民合作的层次和紧密程度,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分为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三种基本类型。3中国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条件和功能作用3.1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条件中国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和发展,是我国渔区社会和经济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加速转型和结构变迁的重要表现,是我国渔民作为独立经营的市场主体,面对日益激烈的水产品市场竞争,所产生的内在合作需要。也是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和农民的意愿,发挥积极引导和扶持作用的必然结果。这些方面是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崛起的重要条件。3.2渔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功能作用3.2.1提高渔民组织化程度渔民分散的经营活动使得单个渔民处于市场竞争的不利地位,造成水产品商业利润的流失,是渔业综合效益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把单个分散的渔业家庭生产组织起来,变盲目生产为有计划地按定单或合同生产,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变无序竞争为有序竞争,变弱势个体为强势群体,提高渔民的市场主体地位,维护渔民的经济利益。通过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单个资源在合作制度框架内的整合,渔民可以更好的应对由渔业生产的生物特性和行业特性,如水产品质量问题、水上作业风险问题和地域分散性所导致的风险,从而确保水产品的稳定供给,增强或创造市场力量,增加收入和就业;促进研究与开发活动,提高技术经济效率;减少外部性等。3.2.2改善渔民与企业的利益关系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与企业进行谈判,促使企业按合同收购水产品,并按交易量向合作经济组织返还部分利润。有些联接比较紧密、经营能力比较强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则直接参股或成立加工企业,使渔民与企业成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改变了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