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溶液溶解度1、溶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①组成:②溶质:③溶剂:【问题】在一定条件下,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呢?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1.如果溶液中有少量未溶的溶质,则一定是饱和溶液;(但是,没有未溶的溶质,可能是饱和的,也可能是不饱和的)这杯硝酸钾溶液是饱和的吗?【思考、讨论】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吗?不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饱和溶液吗?如能转化,怎样转化?[结论](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2)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设问3、浓溶液和稀溶液:都是食盐溶液,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比哪个浓?则能说明什么?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2)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3)在一定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其不饱和溶液浓。判断题5.无色透明均一的稳定的液体是溶液。6.一瓶溶液里的每一部分的性质和溶液浓度都相同。7.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在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是,发生改变的是和。4、在一定温度下,一定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下列图象符合溶液中溶质的量变化规律的是()(2006年广东揭阳)9.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KNO3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3、在下列四只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在各杯中加入硝酸钾固体且加入的量从A到D依次增加,肯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欲使一种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再加入溶质D倒出一些溶剂(2006江苏徐州)常温下,向盛有几小粒硝酸钾晶体的试管中,加入饱和硝酸钾溶液,并固定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右图所示)。小军同学向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并搅拌,结果试管中的晶体消失了。请你猜测,小军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1溶解性: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讨论:怎样定量比较物质的溶解能力呢?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即: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注意点2:溶解度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判断是非:1、20℃时,10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2、100克水中溶解了36克食盐刚好达到饱和,所以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3、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3.3克氯化铵,则20℃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3.3。判断是非:4、在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硝酸钾24克,则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4克。5、在30℃时,100克水中加入40克氯化钾后达到饱和溶液,则3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克。讲一讲:物质的溶解性等级:0.01(2006年苏州)在室温下,将下列物质各5g分别放人50g水中,现象最相似的是A.CaO、CaCl2B.CuSO4、NaClC.CaCO3、BaSO4D.NaOH、NH4NO3(2006年苏州)取70g某温度下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将其恒温蒸发10g水,析出4g氯化钾固体,则剩余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为A.16gB.20gC.40gD.56g.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表示如下几种关系:⑴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3)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4)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等。三、气体的溶解度2、定义:1.固体溶解度与气体溶解度的概念表示有何不同之处?为何不同?2.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方法()A.升温增压;B.升温减压;C.降温增压;D.降温减压。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图1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t2℃时,a的溶解度等于b的溶解度B.在t1℃时,a、c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C.c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2℃时,变成不饱和溶液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17.如图是A、B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将25gA物质和25gB物质分别加到各盛有50g水的甲、乙两烧杯中,充分溶解(不考虑溶剂的挥发),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t2℃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B.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C.由t1℃升温到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