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金银花提取物对棉织物抗菌抗紫外整理的研究研究的意义一仪器与试药1.1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YG(B)912E型纺织品抗紫外性能测试仪,刮铲,无菌培养皿。1.2试药金银花药材(采自河南),乙醇为分析纯,棉织物(10cm*10cm),乙酸,Nacl,洗衣粉(雕牌),大肠杆菌,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二实验设计1.1根据金银花所含绿原酸的理化性质,确定三个因素,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按正交实验法L9(34)设计实验方案,见表1、2。表1金银花提取物制备的实验因素水平表2实验方案2.1金银花提取金银花粗粉加水煎煮2次,滤过。滤液浓缩至1:2滤过。滤液中加3倍量乙醇边加边充分搅拌,使药液含醇量达X%。冷藏滤过。醇液(水溶液成分及少量脂溶性成分);蒸馏;回收乙醇;浓缩;冷藏滤过。滤液,减压浓缩滤液,60℃干燥得提取终产物。注意事项:A: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加入的水量以药材浸透后高出药面二指为度,使水充分浸透。B: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时20分钟,第二煎30分钟。C: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D:煎药容器要加盖,要注意不断搅拌,防止药物包锅和外溢。E:按1克中药加水10毫升计算,然后将计算的总水量的70%加到第一煎中,余下的30%留作第二煎用。2.2含量测定2.2.1标准曲线的绘制取绿原酸标准品按照文献[3]依法制备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2.2.2金银花提取物绿原酸的含量测定精密称取样品25mg,用70%乙醇溶解,并稀释成25ml,吸取lml置l0ml容量瓶中,加入lml0.5%酸性氯化钴水溶液,03mlpH5稀缓冲液,用95%乙醇稀释成l0ml作为样品液。另取lml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1ml水,0.3mlpH5的缓冲液,以95%乙醇稀释成10ml作为空白液,于42Onm处测定消光值。由标准曲线读取结果,计算百分含量,结果见表2。3实验设计3.1棉织物整理工艺金银花提取物20%owfNacl60g/L醋酸15g/L浴比1:20吸附温度60℃固着温度85℃3.2耐久性实验水洗条件:洗衣粉1g/L浴比1:100温度:室温时间:25min/次其中:皂洗时间10min清洗2min/次脱水2min其它7min4测试方法4.1棉织物紫外线透射率和UPF值得测定按GB/T18830-2002《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测试整理后织物的紫外线透射率和织物的UPF值。5抗菌实验A取已融化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6管,按无菌操作手续,分别倾入6套无菌培养皿中,微微转动,静置,使冷凝成平板。B取无菌吸管6支,吸取大肠杆菌菌液,分别向6个培养皿平板上滴0.1ml,在用无菌玻璃刮铲将菌液均匀地涂在平板表面。C用尖头镊子分别经三块等样的6#织物贴放在每一平板上面,并在培养皿底面分别标记6#a、6#b、6#c。D用尖头镊子分别经三块等样的原样织物贴放在每一平板上面,并在培养皿底面分别标记原样1、原样2、原样3。E将各皿放入35-37℃温箱培养,48-72小时后检查结果,测量棉织物周围抑菌圈直径大小,比较抑菌效果。三结果和讨论1结果及分析由表2中数据分析可知,金银花提取物制备最佳工艺为A2B3C1,即醇用量70%,提取时间1.0小时,药液温度20℃提取物收得率及含量最高。表2L9(34)正交实验设计2金银花提取物对棉织物整理后抗紫外线效果将织物按棉织物的整理工艺整理,试样按GB/T18830-2002《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测试,结果如表3和表4。表3整理后的棉织物未经过洗涤的防紫外线效果整理后的棉织物未经过洗涤的防紫外线效果表4整理后的棉织物经过5次洗涤后的防紫外线的效果当试样平均结果UPF>30且T(UVA)<5%时[6],可称为“防紫外线”产品。从表3和图3可知,棉织物经绿原酸整理后,其抗紫外线的性能明显比较有很大的改善;从图三可以很明确的看出,在6#、7#、8#处,棉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相比较其它而言,其效果是最好的。当然,从图3还可以清晰的发现,随着UPF值得增大,其对应的UVA的值相应的减小。从图3还知,随着绿原酸的含量的上升,其抗紫外线的性能也是变好;但是,到达一定后,其就没有显著地增加了,这说明棉织物对绿原酸的吸附是有一定的限制的。遵从3.2的实验,得到数据如从表4及图4,从中可知棉织物经过5次洗涤后,其UPF和UVA值均有很明显的变化。但是,从整体来看,棉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仍然比原样好;说明绿原酸在棉织物上的吸附性能很好。3金银花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表5金银花提取物对棉织物整理后抑菌率(mm)从表5可知,经绿原酸处理后的棉织物的确有抗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