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与制定的目的、国际贸易政策类型、贸易政策的演进等;清楚贸易自由化是现阶段各国贸易政策的主流;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变化的历程。重点内容保护贸易政策的概念保护幼稚工业论、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自由贸易政策的概念贸易自由化政策的概念与主要表现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贸易政策类型保护贸易政策超保护贸易政策贸易自由化政策新保护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等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等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服务和投资的竞争,并对本国商品、服务出口和对外投资给予优惠与补贴。简言之,奖出限入政策。贸易自由化政策在世界范围内采取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以逐步实现商品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的政策倾向。一、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1.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途径:优化国内资本配置,提高要素效能,鼓励资本和技术等输入);2.实现经济增长(途径:增加财政收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实现利润最大化),3.积累资金,维持本国国际收支平衡;4.维护国内经济、对外经济和政治关系的稳定(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加强);二、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对外贸易政策一般由三个方面构成:总的贸易政策——根据本国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目标而设定的基本贸易方针。商品类别贸易政策——根据总的贸易政策、国内经济结构、国内外市场状况等具体情况针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进出口分别制定的贸易政策。国别或地区贸易政策——根据别国与本国不同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关系而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最惠国待遇、区域经济、优惠制、普通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节选)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对外贸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第一节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保持现有出口竞争优势,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提升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质量和档次,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完善政策措施,促进加工贸易从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物流等环节拓展,延长国内增值链条。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和功能,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中。鼓励企业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提高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第二节提升进口综合效应优化进口结构,积极扩大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国内短缺资源和节能环保产品进口,适度扩大消费品进口,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优化贸易收支结构。发挥我国巨大市场规模的吸引力和作用力,促进进口来源地多样化。完善重要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机制,有效利用国际资源。第三节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促进服务出口,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提高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在稳定和拓展旅游、运输、劳务等传统服务出口同时,努力扩大文化、中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建设若干服务外包基地。扩大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对外开放,稳步开放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引进优质资源,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三、国际贸易政策的演进(三)二战后~70年代初生产的国际化和资本输出,关贸总协定介入,广大殖民地国家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四)70年代~至今1973-74年经济危机、发达国家之间竞争,新兴工业化国家掘起参与国际竞争。第二节保护贸易政策一、重商主义背景:重商主义产生和发展于15—18世纪中期的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反映了该时期商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主要观点:早期重商主义认为,贵金属是财富的唯一形式,禁止贵金属外流。追求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晚期重商主义认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只有多输出货物,才能得到更多的货币。追求贸易顺差。作用与局限性: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形成初始国际贸易思想和政策;但它们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探索之局限于流通领域,而未深入到生产领域。马克思指出:“现代经济的真正科学是在理论考察由流通过程过渡到生产过程时开始的”。二、保护幼稚工业论*1791年,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制造业报告”提出:美国应保护本国的“幼稚工业”,避免外国工业品的冲击,以达到使美国经济独立的目的;主要措施是对进口的工业品征收保护关税。采取保护关税后,美国的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1789-1846)曾在1825年赴美国谋生,亲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