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说课稿建平中学蔡晓琳一、教材分析本课讲述的是当代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把学生的政治视野由国内引申到国际政治,要求学生在国际背景下审视本国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本课对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全球化背景下学生对国际问题的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的逻辑体系非常清晰,主要有三节,第一节主要是了解纷繁复杂的国际社会,第二节探讨当今世界的主题和格局,第三节在上两节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的外交政策,事实上三节内容是密切联系、层层深入的,我国外交政策的前提是在整个世界的大背景下制定的,所以绝对不能脱离前面两节单独地处理第三节,否则会失去其讨论的现实意义,而教材在本框中并没有特别强调这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引入。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是前两节的深入又为后面公民在对外交往中的社会责任作铺垫,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思维相比高一已有显著发展,能够初步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尤其是重点中学的学生能力较强经常能对于身边所发生的事情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但学生的思维能力仍有局限性,有时候考虑问题不够全面或者缺乏深刻的认识。求知欲强,想从更多层面了解世界探究世界,但有时迫于学业压力,不能全面地关注时事。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领会和平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材料、学生合作交流以及学生搜集相关的时政材料等方法,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信息搜集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世界形势的正确认识,认识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自觉支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重点: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唯一正确的选择难点:使学生真正对于这条道路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四、策略分析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光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适时进行引导、启发、补充、归纳,要把教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五、学法分析1、有效阅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2、探究化学习。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关键是课堂是否能真正交给学生。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3、“实际化”学习。课改后的课堂离不开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实际中体会知识的重要性。六、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一:课前搜集你认为的2010中国领导人精彩外交语录,并作点评。(目的:通过这种方式能让教师大致知晓学生的认知起点和思想现状,为后面开展教学奠定基础,以便有效教学。)环节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情境:在2010年11月21日闭幕的第八届珠海航展上,20多款中国无人机闪亮登场,盛况空前。一些西方媒体在惊讶于中国民用和军用航空技术“闪电般”奔跑的同时,也对中国的无人机技术表现出一丝不安。(选取此案例的目的:第一、本框内容很宽泛,主题很大,必须选取一个较小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和载体让同学借助这个平台进行思考,否则很有可能变成泛泛而谈,学生无法达成共识,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第二、此案例时效性很强,是今年刚刚发生的事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情境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这是创新素质的一种具体体现,新课程提倡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在探究发现活动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思考、质疑、批判、发现和求证的过程。但由于不确定学生课上会提出什么问题,教师应做好课堂预案,以便突发情况下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教学预案:(教师对此情境的预设问题。设计意图:用问题推进课堂,问题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1、无人机是什么?为什么大家那么关注?(作为军用航空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集侦察、情报传输和火力打击于一身的无人机已成为信息化战场的“新宠”。)2、西方媒体为什么对中国的无人机技术表现出一丝不安?(中国威胁论发达国家企图遏止中国发展)3、中国为什么要发展无人机?面对国外如此强烈的反应,你觉得中国政府应该怎么做?为什么?(假设、预测)(换位思考、提出方案)环节三:事实验证---再思考、再质疑问题深入:中国不断加强军事力量与和平发展相矛盾么?中国的这种举动,有人认为是外交政策方面的摇摆不定和没有主心骨,对此你的观点是?(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判断和思考的能力,正确分析和评价社会上的不同观点,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环节四:分析论证中国为什么要遵循24字方针,有哪些因素决定了我们必须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归因)(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从内心真正认同我们政府的政策。政治课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和其他课有很大的不同,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