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工作计划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计划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工作计划篇1一、基本情况高三(1)班是个理科班,共××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总体来说,本班有如下特点:(1)思维活跃,基础较为薄弱,成绩较差。(2)班风纯正,团结、活泼、和谐、务实的班集体基本形成。(3)较严重的两极分化情况。(4)随紧张的备考而引发的各种心理疾病常有表现,如烦躁、忧郁、失眠等。二、几项重要任务1.高考动员,激发同学们为理想、前途而拼搏的热情,主题是“争分夺秒,全力一赴,无悔高三”。2.动员学生作好“一模”的备考工作。“一模”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士气。3.做好一模后的家长会工作。4.作好“二模”的备考动员。5.对成绩退步的同学以及成绩进步不明显的同学做好思想工作。6.组织学生作好高考报名工作。7.动员学生认真对待理科综合考试,考试策略。8.组织学生参加本学期最后一次大考,为下学期的第一次省质检做好准备。三、具体的实施步骤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结合本级、本班的具体实际,拟做如下安排:周次主要工作1开学典礼,召开班会让学生意识进入高三的不一样2强调班纪班风,特别是长头发的同学给予及时的处理3摸底考试4摸底考试分析,同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8一模9一模总结10家长会16二模、体检17高三学生会考考试18德育考核及操行评定21期末考一、班级基本情况本学期,本人担任七年级的班主任,我将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本班有学生32人,男生17人,女生15人。经过上学期的接触,我发现七年级学生当中个别学生纪律观念差,行为习惯有些散漫。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往往以自己为中心,合作意识较差。一部分同学之前从未住过校,年龄偏小,自控能力比较弱,因此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去抓纪律,培养他们的自理、自立能力。二、本学期基本工作要点1、强化班级的总体奋斗目标,使同学们振奋精神,共同为班级的未来努力奋斗,形成“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观念,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人人争做班级的小主人。2、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班内有一部分同学平时对自己放松要求,在学习方面不抓紧,导致期末考试成绩不良。要求学习困难的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多问、多做、多看,向优秀生学习;日常表现差的同学,要求学期初确立目标,并努力达到要求。3、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表现自己,多参加学校、班级的活动,如绘画、作文片断写作等比赛。我班有几位同学在文娱方面表现突出,鼓励他们在学好功课的同时,多参加校内外活动,把班级气氛搞得更活跃。4、发掘学生特长,培养多方面的人才,锻炼学生动手、动口能力。这方面准备在这学期多开展主题班会,如演讲比赛等。5、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有礼貌、讲文明、守纪律、讲卫生。在校内要尊重老师,主动打招呼;在参加公众场合注意班级面貌,保持安静,遵守纪律。6、健全班委会,明确分工,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首先,注意选拔培养班级的积极分子,物色班干部,组成临时班委,让学生初步学习自己管理自己。其次,帮助班委树立威信。第三,严格要求班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第四,培养班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班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7、做好弱势学生工作。在这方面我准备多与他们的家长联系,双方共同来督促其认真学习,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培养学差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8、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关键要抓好班级的纪律,因为纪律是成绩的保证指导本班学生的课外阅读,组织学生多讲故事,多听故事,培养他们良好的文化底蕴。经常与各门学科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情,做好协调工作。力争做好每位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提高认识,不断上进。9、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对于个别学生的教育,保持正确的态度,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如:对张健同学的教育。对后进生要一分为二,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特别是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对王宝军同学的教育。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要对症下药,教育个别生首先要找出个别生特殊在什么地方,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有很强的自卑感,造成性格孤僻,不和群。有的是精力过剩,人很聪明,而班级生活对他来说很不满足,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就会搞出“恶作剧”。总之,对个别学生要区别对待,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