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知识产权制度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各种制度频频出现,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想学习拟定制度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知识产权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知识产权制度1建设工程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法律特征专利权1.知识产权的基本类型:著作权和工业产权商标权2.知识产权特征――财产人身双重性、专有性、地域性、期限性建设工程知识产权的常见种类一、专利权:P251.种类_-发明(20年)、实用新型(10年)、外观设计(10年)――申请日计算2.授予条件―一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现有技术申请日前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没人申请并记载在公布的文件中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文件――请求书、说明书及摘要、权利要求书申请日――收到申请文件日――寄出的邮戳日二、商标权的有关规定:P27具有显著性的文字、图形等的标识义务,便于人们识别注册商标的有效期10年――自核准注册日计算,续展注册有效期10年(注意两个6个月的.规定).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未经所有权人同意的使用――销售――伪造、擅自制造一-更换三、著作权:(保护的客体是作品:文字作品、建筑作品、图形作品)P29页(三)著作权主体1)单位作品:著作权完全属单位所有――(招投标文件)2)职务作品一著作权属作者――完成单位工作任务+未主要利用单位资源注意三点:第一,单位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第二,作品完成2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不得许可第三人使用(使用方式相同)第三,著作权属于单位――主要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作者只有署名权3)委托作品――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4)著作权的保护期:署名权、修改权、完整权不受限制发表权、使用权、获得报酬权终生及死后50年(第50年12.31)4.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属于软件开发者――终生及死后50年(第50年12.31)建设工程知识产权的保护(略)建设工程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律责任P31页l、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了解)2、赔偿损失计算方法:1)实际损失、2)侵权人获得的利益、3)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4)人民法院可以综合考量【真题解析】1.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工作,双方没有约定著作权的归属,图样由甲设计师完成,则图样的著作权归()。A.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共同所有B.设计单位和甲设计师共同所有C.建设单位和甲设计师共同所有D.建设单位独自所有2.某施工企业对其编制的投标文件享有()。A.所有权B.专利权C.著作权D.商标权E.修改权知识产权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保护高等学校知识产权,鼓励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发明创造和智力创作的积极性,发挥高等学校的智力优势,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依据国家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高等学校所属教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所属单位”)。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参照适用本规定。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的知识产权包括:(一)专利权、商标权;(二)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三)著作权及其邻接权;(四)高等学校的校标和各种服务标记;(五)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或者依法由合同约定由高等学校享有或持有的其它知识产权。第二章任务和职责第四条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任务是:(一)贯彻执行国家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制定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二)宣传、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增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三)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切实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四)积极促进和规范管理高等学校科学技术成果及其他智力成果的开发、使用、转让和科技产业的发展。第五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对全国或本行政区域的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进行领导和宏观管理,全面规划、推动、指导和监督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开展。第六条各高等学校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应当履行的职责是:(一)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知识产权工作的具体规划和保护规定;(二)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完善本校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本校知识产权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三)组织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教育和培训,开展知识产权课程教学和研究工作;(四)组织开展本校知识产权的鉴定、申请、登记、注册、评估和管理工作;(五)组织签订、审核本校知识产权的开发、使用和转让合同;(六)协调解决本校内部有关知识产权的争议和纠纷;(七)对在科技开发、技术转移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有突出贡献人员予以奖励;(八)组织开展本校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九)其他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应当履行的职责。第三章知识产权归属第七条高等学校对以下标识依法享有专用权:(一)以高等学校名义申请注册的商标;(二)校标;(三)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