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1.货币的时间价值1.来源:货币时间价值是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资金的循环和周转以及因此而实现的货币增值,需要一定的时间,每完成一次循环,货币就增加一定数额,周转的次数越多,增值也就越大。随着时间的延续,货币总量在循环和周转中按几何级数增长,使货币具有时间价值货币时间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而不是投资者推迟消费而创造的。2.条件:投资与生产经营(一定时间)“作为资本的货币本身就是目的,因为只有在这个不断更新的运动中才有价值的增额”。“如果把它从流通中取出来,那它就凝固为贮藏货币,即使贮藏到世界末日,也不会增加分毫”。并不是所有的货币都有时间价值,只有把货币作为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才能产生时间价值。3.计量:货币时间价值是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竞争→各部门利润率趋于平均化→货币时间价值成为评价投资方案的基本标准财务管理研究时间价值,目的就是要对资金的筹集、投放和使用、回收等从量上进行分析,找到适合于分析方案的数学模型,改善财务决策的质量。实际工作中,常用同期国债利率来近似表示货币的时间价值4.假设前提:①没有通货膨胀②没有风险二、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一)单利的计算:即只对本金计息,利息不再生息P:本金i:利率I:利息S:本利和、终值t:时间。I=P×i×tS=P+I=P+P×i×t=p×(1+i×t)P=S/(1+i×t)注意:一般说来,在计算时,若不特别指明,所说利率均指年利率,对不足一年内,以一年等于12个月,360天来折算。(二)复利的计算:“利滚利”:指每经过一个计息期,要将所生利息加入到本金中再计算利息,逐期滚算。计息期是指相邻两次计息的时间间隔,年、半年、季、月等,除特别指明外,计息期均为1年。1.复利终值①复利终值的特点:利息率越高,复利期数越多,复利终值越大。②S=P×(1+i)n(1+i)n复利终值系数或1元的复利终值,用(S/P,i,n)表示。插值法的运用例:当i=11%,n=2时,(S/P,11%,2)=?查表:(S/P,10%,2)=1.210(S/P,11%,2)=X(S/P,12%,2)=1.254(1.254-X)(12%-11%)=(1.254-1.210)(12%-10%)解得:X=1.2322.复利现值复利现值是复利终值的对称概念,指未来一定时间的特定资金按复利计算的现在价值,或为取得将来一定本利和现在所需要的本金。①复利现值的特点:贴现率越高,贴现期数越多,复利现值越小。②P=S×(1+i)-n(1+i)-n复利现值系数或1元的复利现值,用(P/S,i,n)表示。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复利的计息期不总是1年,可能是季度,月等,当利息在1年内要复利几次时,给出的年利率是名义利率。例:本金1000元,投资5年,年利率10%,每半年复利一次,则有每半年利率=10%÷2=5%复利次数=5×2=10S=1000×(1+5%)10=1000×1.629=1629(元)每半年复利一次I=1629-1000=629(元)S=1000×(1+10%)5=1000×1.611=1611(元)(1+i)=[1+(r/m)]mi=[1+(r/m)]m-1其中:i—实际利率r—名义利率m—每年复利的次数(三)年金的计算(Annuity)2.普通年金:(1)终值:是指其最后一次支付时的本利和,它是每次支付的复利终值之和。2.普通年金:(2)偿债基金:使年金终值达到既定的金额每年应支付的年金数额。已知年金终值求年金,是年金终值的逆运算。iA=S×(1+i)n-1A=S×(A/S,i,n)2.普通年金:(3)现值:在每期期末取得相等金额的款项,现在需投入的金额。2.普通年金:(4)投资回收额的计算:已知年金现值求年金,是年金现值的逆运算。可计算出一项投资(P)在寿命周期内平均每年(每期)至少应该回收的收益额,若实际回收额少于此金额,则表明n年内不可能将投资的本利全部收回。1-(1+i)–nP=A×=A×(P/A,i,n)iA=P/(P/A,i,n)=P×(A/P,i,n)3.预付年金:每期期初收付的年金(1)预付年金终值:n期预付年金终值与n期普通年金终值之间的关系为:付款次数相同,均为n次;付款时间不同,先付比后付多计1期利息S=A×(S/A,i,n)(1+i)=A×(S/A,i,n+1)-A3.预付年金:(2)预付年金现值:n期预付年金现值与n期普通年金现值的关系为:付款期数相同,均为n次;付款时间不同,后付比先付多贴现一期。P=A×(P/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