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的设计——大班主题活动:中国的春联江苏扬中黄晓梅设计意图:春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过年贴春联是中国最传统的民间习俗,红红的春联承载着人们对新春的祝福、对未来的寄托、对民族文化的追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却越来越少,再加上春节正处于寒假期间,诸如贴春联、挂灯笼之类的春节民俗文化知识往往易被家长忽视,不能得到正确地引领,尤其是受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的约束,孩子们对春联的兴趣只能处于萌芽状态,对春联的印象也只能是零散的。春联上的文字要求对幼儿来说难度远远超越了他们的认读范围,尤其是春联讲究对仗、注重声律美,但这些知识点对大班幼儿来说太深、不易掌握,我们只能从兴趣出发、由浅入手,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挖掘适合的教育因素,采用可行的教育方式来进行灵活地实施。为此,我们在放寒假前设计了本主题活动,旨在帮助幼儿建构相关知识结构,将原有的粗浅的感性认识进行提炼、升华,在主题活动中充分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博大精深,充分了解中国民间习俗和感受它们所表达的喜庆吉祥的节日气氛,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主题活动总目标:1、通过调查、交流、探索、制作等活动,初步了解春联的传统文化内涵、基本特征及其制作、张贴方法。2、能够与家长、同伴大胆交流、合作探索,获得有关春联的丰富经验。3、体验探索和制作春联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对传统民间习俗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主题活动流程:欣赏:各种各样的春联展调查、访问:春联的知识交流谈话:我知道的春联探索操作:制作、张贴春联布置主题墙:中国的春联社会活动:春联的秘密活动方案举例社会活动:春联的秘密(大班)活动目标:初步了解春联的传统文化内涵及基本特征;能够与同伴大胆交流、合作探索,获得有关春联的丰富经验;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尝试理解并诵读一些内容、结构简单的春联,初步体验春联的声律美;了解传统民间习俗,增强民族自豪感。活动准备:将活动室布置成春联世界;教师设计活动所需的调查表(用幼儿熟悉且易懂的标记图表形式,内容包括春联的形状、颜色、组成、字数、张贴位置等)、制作多媒体课件;幼儿课前进行过有关春联知识的调查活动,并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幼儿具备一定的早期阅读能力。活动过程:播放人们过年贴春联的场景片段,让幼儿感受欢庆热闹的气氛,自由讲述对春联的认识。教师:他们在干什么?(贴春联)人们在什么时候会贴春联?(过年的时候)为什么?(贴上春联就有过年的气氛了)你在哪里看到过贴春联?利用课件帮助幼儿了解贴春联这一风俗的由来以及春联的发展史。创设情境,让幼儿身临春联世界,欣赏各色各样的春联,激发探索春联秘密的兴趣。探索春联的基本特征。幼儿小组合作自由探索,完成调查表。交流与讨论,教师结合课件适时地帮助幼儿进行经验总结。春联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春联一般写在什么上面?(大红纸)为什么写在大红纸上?(中国人喜欢红颜色,红颜色代表喜庆、祥和)春联上的字是什么颜色?(黑色或金色)字是怎样写上去的?(用毛笔书写或印刷)一副春联分成几部分?(三部分)每部分都有一个名字,你认识吗?(上联、下联、横批)上联应该贴在门的左边还是右边?(右边。上联贴在门的右边,下联贴在左边,门楣上贴横批)上联和下联的字数是否相等?(字数相等)一般有几个字?(常见的多为五个或七个字)3、教师小结。五、教师出示几副内容、结构简单的春联,启发幼儿尝试认读、理解并朗诵,初步感受春联的声律美。如:“春回大地,福满人间”、“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艳阳照大地,春色满人间”、“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六、围绕认读过的几副春联,教师向幼儿举例介绍春联内容的种类。教师:春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它的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有四大类:一类是描绘美丽的春光,第二类是展现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第三类是歌颂幸福美好的生活,第四类是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七、拓宽幼儿思路,激发幼儿继续探索春联内容的兴趣。教师:回去后大家跟爸爸妈妈一起去找一找这样的春联,把它的意思弄明白,想一想它属于哪一类,下次上课时带来与小朋友们一起分享。活动延伸:家长协助孩子搜集四大类内容的春联,并帮助幼儿理解该副春联所描写的内容。设计《交流谈话:我知道的春联》,鼓励幼儿大胆介绍搜集到的春联内容和它的分类,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春联的对仗和声律美的特征;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材料和工具,让幼儿动手制作春联、练习张贴春联的正确方法;布置主题墙——中国的春联,让幼儿将对春联的理解和认识自主地体现出来,充分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的博大精深。家长在春节期间带领孩子参观街头艺人写春联的场景,与孩子一起买春联、贴春联,搜集春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