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作业设计: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练习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但是,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多机械重复,少创造活动;多按部就班,少思维训练;学生厌烦,教师头痛,应试训练色彩浓厚,失去了作业的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因此如何合理设计练习作业是值得我们好好探究的课题,下面就有效作业的设计作一些粗浅的想法。1、课前作业设计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初步解决课题,提出深入研究的问题,交流。这一作业往往在上课的前5分钟检查落实。先是由个别学生把预习的本节知识展示给全班同学(不全面的,由其它同学补充),这样一部分基本的简单的知识,学生会自主学习完成,不需要教师再作讲解。同时,展示的同学提出预习中的疑惑先由其它同学解答,同学之间交流,不能完成的,由教师解答。2、课中作业设计这部分作业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随堂练习、自行小结。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初步掌握本节简单知识点的情况下,对重点知识加以强调,对难点知识进一步解析,特别是对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技巧进行点拨;组织部分随堂巩固练习,由学生自行反思归纳总结,畅谈感想分享收获交流经验,让学生通过思想碰撞产生火花,对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加以强调提炼;必要时组织课堂小检测。这些内容要求学生在同一个作业本的上面体现出来。3、课后作业设计课后作业练习的主体内容发挥着巩固知识,提炼方法,训练技巧的关键作用。为了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应精心选课本或辅导书上的配套习题2-3个,在课后做,同时这几个题要有层次性,甚至最后一个题有些综合性,有点难度,是选做的,主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同时,课后作业设计注意与下一节的课前作业设计的衔接,形成良性循环的闭合回路,还应注意到设计形式的多样性。从课前到课后,学生从预习到复习,逐渐掌握知识、方法,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生通过训练去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并通过技能的学习与提高,去巩固知识,深化知识,进而形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作业的批改我自己做过统计,一位数学教师教两个班级,每天需要改120本课堂作业,花费在评改作业上的时间大约两个多小时。初中数学作业天天有,学生天天做,教师天天改。尤其是批改几何作业,还要花费更多的一些时间。再加上平时小测验、单元测验、班主任工作、备课……忙得团团转。就这样改作业,也只能是粗略批改,对于学生,很多时候对自己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根本也没有认真改正.怎样能改变这样的现状,我一直在思考、探索、尝试.1、随堂批改作业。新课后,简单的作业可当堂完成,采用集体讨论答案,当堂集中统一批改。2、小组批改作业。把不同水平的学生每6人组成一个小组。选出数学组长,每次课堂作业给学生留15-20分钟的时间独立完成,然后课代表征求老师意见提供参考答案,组长批改,并向课代表汇报典型范例及错题情况。同时学习小组及时做好交流。学习小组的主要任务是:汇集班上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进行“会诊”,分析错误原因,提出正确答案供学生参阅;收集作业中做题方法新颖巧妙、思路简捷、一题多解等典型范例,及时向全班进行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小组总结正、反两种典型,向全班同学作交流,以达巩固知识、掌握方法的目的。3、教师抽查和面批。教师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要进行抽查,了解作业和批改的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要复批或面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