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磁共振成像设备项目投资计划与经济效益分析一、背景分析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区域合作更加广泛、深入。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孕育着巨大发展潜能,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对外开放将激发持续发展动力,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从省内看,海南区位、气候、资源独特,后发优势明显,重点领域改革将释放出更多红利,“互联网+”、新型城镇化等新的增长动力将拓展更大发展新空间。区域社会治理能力和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专业型、领军型高端人才不足;保持和提升综合环境质量难度加大。因此,当前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精准发力,攻坚克难,补齐短板,实现新常态下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磁共振成像系统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磁共振成像(MRI)具有分辨率高、多方向扫描、多参数成像、兼具解剖与信息成像功能以及无电离辐射等优点,是目前有效的临床大型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之一。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由磁体、床、控制台、射频放大器、梯度放大器、谱仪、RF接收线圈、通话装置、冷却系统等部分组成组成。其中磁体是MRI设备的主要构成部分,决定着MRI设备的图像质量和工作效率,可以分为永磁型、常导型和超导型。2017年全球磁共振成像系统市场规模为43.8亿美元。在国内市场中,2011-2017年磁共振成像系统市场保有量从4381台增长到8289台。随着磁共振成像系统装机量的增加,我国每百万人口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拥有量由2011年的3.3台增加到2017年的6.3台,人均拥有量逐年提高。从人均拥有量来分析,目前我国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拥有量仍相对较低,这也客观说明了我国磁共振成像系统行业的市场空间较大。3.0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属于临床或科学研究型高端磁共振,是目前较多应用于临床的高场强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代表了磁共振技术领域的前沿,其科技含量高、临床应用广、前景好、需求大。自2001年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把发展高磁场作为努力方向,美国FDA批准在临床使用3.0T和4.0T磁共振成像系统,GE医疗集团、西门子医疗和飞利浦公司相继推出了正式的3.0T产品,目前3.0T磁共振成像系统技术主要掌握在GE医疗集团、西门子医疗和飞利浦等。国产品牌中,只有上海联影于2016年获得中国CFDA的产品注册证。新思界产业研究员认为,随着1.50T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普及,预计3.0T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装机量将会快速增长,预计2024年中国MR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82.3亿元。二、企业背景分析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本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公司坚持“责任+爱心”的服务理念,将诚信经营、诚信服务作为企业立世之本,在服务社会、方便大众中赢得信誉、赢得市场。“满足社会和业主的需要,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的企业观念,面对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的良好机遇,正以高昂的热情投身于建设宏伟大业。三、项目概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资源优势,加快产业发展,促进结构调整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行业指导,推进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推动产业做大做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7710.4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4466.0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68%;建设期利息161.7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1%;流动资金3082.6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41%。项目正常经营年份每年营业收入317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7630.00万元,税金及附加129.79万元,净利润2955.1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9.54%,财务净现值-3039.68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7.32年。四、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一)投资估算的依据本期项目其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