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端午节随笔端午节随笔(精选15篇)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没少接触或者看到经典的随笔吧?随笔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端午节随笔1当街市上的菖蒲艾叶映入眼帘的时候,我竟然有一种突兀的感觉。自问:该是端午节了?农历五月初三,父亲就不停地来电话,询问上初一的女儿方语的放假日期,又说些鸭子与粽子的事情。此刻,我心事重重。妻子却显得忙碌,她在为端午节作准备,说是难得这一天休息,千载难逢。她的心思是,在家里做些好吃的,好为一家三口营造出一份节日的氛围。我看着她无比得兴奋,竟然无言。端午节的'头一天晚上,父亲又来电话了,言语失落,“不能来的话,就明天早上来向塘接一下粽子和鸭子——你还没下班?都听到汽车呜呜的声响了。”我急忙回道:“不,明天一大早建珍带小方语回去吃中午饭。”而妻子知道我的安排之后像个孩子一般撅着老高的嘴唇,“我的行程要你安排呀?!”我习惯性无言,沉默。五月初五的一大早,我依旧心事重重地踏上了上班的路途。可喜的是,在半途中接到了妻的一个电话,她嘱咐我剩菜得在锅里热透了再吃。于是,我笑了!早餐是在班与班的间隙中吃过的,想不到街市上还能买到拌粉。我在车队里领了两个粽子和一瓶纯牛奶,琢磨着中午吃。可中午下班时却被同事罗宏叫进了“红星餐馆”。他正一头冒着大汗大口大口地吃着猪血粉,然后转身朝厨房内叫了一句:“老板,来两碗炒粉,两碗。”“一碗就够了。”我放下粽子与牛奶,“用菜叶子炒。”“不,两碗。”“我吃不了两碗。”“我要吃。”我张大了嘴巴,“你也真能吃,大过节的吃一碗猪血粉一碗炒粉。”罗宏只是嘿嘿地笑,“大过节……咱俩过……”我也跟着笑了。“也是,你们公交车司机没有年节,够辛苦的!”不想老板娘喟叹了一句。整个下午,我都是趴在床上玩弄着手机。晚上八点多钟妻子与女儿回来了,也带来了母亲包的粽子煮的咸蛋。妻子将东西往餐桌上一搁,“你妈嘴巴上生了一个肉丁,不知道是什么?”我紧张了起来,“那带妈去看看呀。”“你弟会带去的。”于是,我又急忙打电话给小弟迎春。这时,小方语看见地板上有一条小小的毛毛虫在爬行,尖叫道:“爸爸,有虫子。”“你自己处理啊。”我不屑道。“不,不敢。”小方语两手一撒。看着小方语紧张的有些搞怪的表情,我忽然意识到什么。这个端午节,我与妻子是不是没有像母亲一样缝制香囊送给她,用于驱虫避邪。小时候,母亲除了包粽子,还发红色的鸭蛋与五颜六色的香囊给我的。蛋,是用来找对手碰碰乐的。香囊里包着菖蒲艾叶之类的粉沫,还撒上些雄黄,馥郁纯香。看我,这个端午节过的……端午节随笔2端午节到了。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为什么要吃粽子呢?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为了使江鱼不要吃了屈原的身体,特包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后演变为吃粽子了.这天早上,妈妈要煮美味的粽子。只见妈妈往锅里放了水,把锅放到煤气灶上,把粽子放到了锅里,点上了火。过了不久,一股香味从锅里飘了出来,美味的`粽子出锅了。粽子有点像三角形,难怪它们有“角黍”之称呢。我小心翼翼地解开了绑着粽子的线,把粽叶一层一层地拆开,终于可以吃了。粽子有一层糯米,吃到里面就是馅了。粽子馅也多种多样,有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丰富多彩。我吃到的是肉馅。肉配合糯米,真是又香又美味。我吃了一个,还是回味无穷,于是我又吃了一个。虽然我没体验到包粽子的乐趣,但是我尝到了粽子的美味。端午节还要赛龙舟,传说在两千多年前,屈原不得而自溺于汨罗江。传说乡民怕屈原的遗体被鱼啄食,就在水上不断敲锣击鼓吓走鱼群。我曾经看过赛龙舟,那场面很壮观。有一些人负责敲锣打鼓,有一些人负责划龙舟,其中有一个人在船尾划。所有龙舟都拼命向终点冲去。祝大家端午节快乐!端午节随笔3端午节,包粽子,青青的粽叶,晶莹的糯米,拎着这一串青葱的精灵儿,投于江中吧,那投水而亡的长剑蛾冠之士可曾接到?你可知江边日夜陪伴你的香芷汀兰也迎风洒泪,似乎也失去了动人的芳香。端午节,赛龙舟,聪明过人的阿端在年年腾挪于龙舟之上,这一年却失足落水,是可爱的.晚霞在水底招唤他么?端午节,挂艾叶,一句不该听的是非话,一瓶不该喝的雄黄酒,让端庄美丽的白娘子在许仙眼里变了模样。每年端午,母亲几天前就买回粽叶,放一木盆水,泡着,洗一萝糯米,挂檐下沥水,待干了,便开始包了。将粽叶两端弯起,底部形成一个尖角,抓把米揣实,兜起粽叶,三裹两裹,扎上绳。我则蹲在一旁弄水,看母亲忙活,这一看,看了许多年——至今不会包粽子。每年端午,粽叶飘香。经常有人提着煮熟的各种馅的粽子送东家送西家。小孩儿胖乎乎的手腕上戴着铃铛,系着五彩丝线(说是辟邪的),走一步发出清脆的响声。大点的孩子脖子上挂着个绒线编的“篓”子,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