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孙子兵法绪论1.《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2.《孙子兵法》的哲学思想“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3.《孙子兵法》的影响“辞如珠玉”(刘勰)4.《孙子兵法》的版本主要有三大系统:竹简本,武经本(宋刻《武经七书•孙子》),十一家注本(宋刻《十一家注孙子》,清孙星衍重新校订,让此版本的《孙子兵法》流行)。三十六计胜战计:1瞒天过海2围魏救赵3借刀杀人4以逸待劳5趁火打劫6声东击西敌战计:7无中生有8暗度陈仓9隔岸观火10笑里藏刀11李代桃僵12顺手牵羊攻战计:13打草惊蛇14借尸还魂15调虎离山16欲擒故纵17抛砖引玉18擒贼擒王混战计:19釜底抽薪20浑水摸鱼21金蝉脱壳22关门捉贼23远交近攻24假道伐虢并战计:25偷梁换柱26指桑骂槐27假痴不颠28上屋抽梯29树上开花30反客为主败战计:31美人计32空城计33反间计34苦肉计35连环计36走为上第一篇计篇解题思想精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在对方没有防备处发动攻击,在对方意料不到时采取行动。☆多算胜,少算不胜——计算周密、条件充分就能取胜;计算疏漏、条件不充分就不能取胜。内容提要3.造势:因利而制权4.诡道十二法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5.战争胜负可预算多算胜,少算不胜第二篇作战篇解题思想精髓3.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不完全知道用兵害处的人,就不完全知道用兵的好处。4.因粮于敌——从敌国取得粮草。5.智将务食于敌——明智的将领务求在敌国解决粮草问题。内容提要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第三篇谋攻篇解题思想精髓3.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不打仗就使敌人屈服,不攻城就使敌城投降,摧毁敌国而不是靠久战。4.兵不顿而利可全——军队不致疲惫受挫,而胜利可以圆满获得。5.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了解对方又了解自己,百战不会有危险;不了解对方但了解自己,胜负各半;既不了解对方,又不了解自己,那么每战都有危险。内容提要3.实现“全胜”的保障:贤将明君国君危害军事行动的三种情况4.指导战争的基本前提:知彼知己预知胜利五法: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思考:第四篇军形篇解题思想精髓3.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所以善于打仗的人打了胜仗,没有智慧的名声,没有勇武的功绩。4.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所以善于打仗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击败敌人的机会。5.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胜利的军队总是先有了胜利的把握才寻求同敌人交战,失败的军队则往往先同敌人交战而后企图侥幸取胜。6.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善于用兵的人,修明政治,确保法制,所以能成为胜败的主宰。内容提要3.兵法的五项法则(地)→度→量→数→称→胜孙子最后把战争胜利的基础归根于“度、量、数、称”,并要使它在迅猛奔流运动中加强其冲击力量,这就是“形”。这是古代唯物论辩证法军事思想的萌芽。第五篇兵势篇解题思想精髓3.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战术不过奇正,可是奇正的变化,却无穷无尽。4.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善于作战的人,他所造成的态势是险峻的,进攻的节奏是短促的。5.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混乱是因为对方更严整,怯懦是因为对方更勇敢,弱小是因为对方更强大。6.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善于作战的人,总是设法造成有利的态势,而不苛求部属,因而能选择人才去利用有利的态势。7.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势,就像从万丈高山滚下圆石,这就是“势”。内容提要3.势的姿态和运用。其势险,其节短。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4.要善于造势。“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刘邦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肖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作业第六篇虚实篇解题思想精髓4.形人而我无形——使敌人暴露而我军不露痕迹。5.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处处都防备,则处处都兵力不足。6.形兵之极,至于无形——伪装佯动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