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社会现象分析类(1)发布时间:2010-3-22点击次数:17121.山寨现象[现象描述]2008年,一股“山寨”风席卷神州大地。从山寨手机、山寨一条街、山寨《百家讲坛》,直到山寨《红楼梦》、山寨春晚、甚至惊现“山寨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山寨”风愈演愈烈。如今,山寨成了俚语,用来指任何仿造西方品牌但适应本土消费的产品。[训练题]山寨现象是近来大家热议的一个话题,究竟如何看待这个现象,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你如何看待“山寨现象”?[解答要点]1.1“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是“小型、小规模”甚至有点“地下工厂”的意思,其主要特点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1.2应当辩证地、发展地看待“山寨现象”。1.2.1对待这种愈演愈烈的社会现象,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既不能对所有的“山寨”事物都不加区别地全盘接受,也不能把所有的“山寨”事物都一棍子打死,全面否定“山寨文化”。山寨现象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其形成和发展有其必然性、合理性和正面意义。(1)大众推崇“山寨”,是有社会心理基础的。反映出公众追求时尚和低价的心理需求。在我们的社会,穷人和富人一样,都想享用名牌优质产品,问题是穷人没有足够的钱,于是就想以低成本享用名牌产品。应当说,这是穷人的天赋人权,是对高端产品垄断性、反人民性的一种突破。这是山寨版物质产品产生并拥有市场的社会基础。山寨版文化产品同样如此。在传统的传播环境中,草根没有话语权或范围很窄,没有渠道。现在网络的普及可以让草根的作品得到广泛传播,满足了草根寻求自我表达的心态。比如那位自称“青年学者韩江雪”的网友在博客中贴出的《从靖康耻到风波亭》视频,以此来挑战《百家讲坛》,很多网友非常捧场。他认为自己比央视《百家讲坛》的嘉宾讲得好,但又进不了央视的节目,就只能依靠网络来展示自己。说到底,“山寨”现象的出现,只是平民用以挑战权威精英的一种自发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它只是一种自娱自乐。“山寨”们其实并没想将“山寨”玩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代表文化,因为塑造和维护这种代表文化的权利和职责,一直就不在他们手中。也正因为这种垄断的存在,草根们才想出了“山寨”的方式,借以传达他们自己的声音。(2)“山寨现象”有其正面意义。A.山寨文化的特征是模仿,精髓在于制衡。以草根对抗权威,以大众对抗精英,是其闪光点所在。山寨版《百家讲坛》的价值,不在于它重现了学术超男超女的神韵,而在于它对“独此一份”的挑战。若早有山寨版讲坛的发明,那个因为学术观点不同而怒发冲冠的男子,又何必非要跑去掌掴阎崇年?最理想状态的社会,是力量形成了均势的社会,来源于民间的制衡力量尤显珍贵。或许这个原因,五成以上的网友看好山寨文化,认为应该任其发展。作为被和草根精神画上等号的山寨文化,是有持久生命力的,只有在民众心理不断变得成熟和理性、各种形式和各个领域的霸权主义得到消解的那一天,才是山寨文化寿终就寝之日。B.“山寨”是创新的第一步。没有人天生就会创新的,因此模仿是学习的第一步。就一个民族而言,文化不可能是完全来自于血统纯正的原创,必然吸收了各种外来文化,而相对于原汁原味的外来文化而言,所融入本民族的新鲜事物,又哪一个不是“山寨”的呢?所以不应急于下结论认为模仿是可耻的,无论动机是为了娱乐还是为了捞钱,只要不是违反法律,都是非主流者对于精英阶层一种另类的话语表态。惧怕“山寨”是没必要的,因为人人有解读和解构文化的权利,不要轻易认为模仿等于复印。今天的“山寨”,没准儿就是明天的“山大王”,毕竟换炮之前都是用鸟枪的。(3)“山寨现象”的负面影响。三成左右的人认为山寨文化是一种冒牌的文化,其核心就是剽窃。“山寨市场”在质量监控、消费者知情权等等方面确实存在着进一步规范管理的问题。无论如何,山寨产品无法回避其“原罪”:涉嫌非法和侵权。“山寨产品”流行,反映的是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无奈和乏力。知识产权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保护,一来将挫伤整个社会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二来投机取巧、蔑视法制将被视为合理合法、习以为常。“山寨产品”普遍不搞研发,只模仿品牌产品的样式和功能,同时逃避监管,不缴纳增值税、销售税,从而赚取巨额利润,更令人不齿。“山寨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呢?其实就是盗版文化、侵权文化、强盗文化。它盗取他人的知识产权,经过组装、拼凑、换版、贴牌,俨然正版充斥市场,成为消费者的新宠。而一旦被冠以文化之后,盗版之风、侵权之风就更加堂而皇之。山寨文化是劣币驱逐良币,市场经济的自由也就像被贴牌一样,变得一文不值了。在“山寨帮”的集体狂欢中,是市场秩序的混乱与沦丧,是国家合法税收被商贩抢劫。山寨一旦文化之后,自然混淆了公众的价值判断,好与坏、真与假、美与丑之间的界线就变得模糊了。山寨文化的泛滥,助长了懒惰和无知,损害了创造力和竞争力。(4)“山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