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工程测量实验报告一、测量基本概况1.实习时间:2011年5月30日——2011年6月1日2.实习地点:重师中心花园(包括一教楼)3.小组成员:组长:组员:4.指导老师:5.组中分工情况:测量与记录:立标杆:绘图:二、实验目的:实验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手段。通过控制网格的建立、控制点的展绘、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增强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好基础。三、实验主要设备:经纬仪、三脚架、绘图板、绘图纸、标杆、比例尺、塔尺、卷尺、量角器、遮阳伞、铅笔等。四、实验内容:1.根据控制点的位置,指定碎部点。2.通过经纬仪的上下丝读数、中丝读数、水平角、竖直角等相关测定数据,记录下来,并求出碎部点的具体位置。3.根据已知的控制点,求出各碎部点的高程。4.根据所测数据用1:300的比例绘出所测区域的平面图。五、实验步骤:1)测图准备1.资料与图纸准备2.绘制坐标格网线:按10cm×10cm间隔绘制坐标格网线,格网线间隔误差应不大于0.2mm,对角线长度误差应不大于0.3mm。3.展绘控制点:地形图中所要使用的已知坐标与高程的控制点,应逐一展绘到图纸上。2)碎部测量以控制点为基础,测定地面各种地物地貌特征点的平面位置与高程后,用对应符号绘制地形图。立尺在地物的特征点,亦称碎部点上竖立塔尺,由于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当实地相互垂直的两条边在图上也接近垂直时,证明误差很小。观测在控制点上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度,进行调零(用经纬仪瞄准另一个控制点,使水平度盘读数为0°,因此称定向点的方向为零方向)。再对准碎部点,读出水平角,以后的点都以此类推,读出每一个碎部点的基本数据。计算竖直角的计算:a=90-L或L-90水平距离:D=klcos²a水平视线高度H=测站高程h+i碎部点高程:H=水平视线高度+Dtana—v绘图在图纸上,用直线连接两个控制点,绘制零方向线。再把每个碎部点的水平角量出来,再在角度线方向上量出水平距离,把地物的碎部点描好后连接起来,检查画的平面图是否和实物形状相同。六、实验误差1.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于客观误差)2.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主观误差)3.外界影响的误差(天气等)七、减少误差的方法1.选择精确度较高的仪器。2.在一个控制点上尽可能测出多的碎部点。3.塔尺立的要竖直,且读数尽可能精确,减小读数误差。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八、实验心得本次实地测量不仅让我们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还使我们对经纬仪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对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次测量,我们组员合作的非常默契,大家都非常积极主动,对本次测量都非常负责任。负责测量的同学都非常的仔细,尽最大努力把测量误差降到最小,负责绘图的同学也非常仔细。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本组最后顺利完成了测绘工作。有以下心得体会:使用经纬仪的时候保证仪器水平很有必要,而且要定时检查调零是否准确。尽可能在一个控制点上测出所有能测的碎部点,以较少测量误差。定二级控制点时要选择视野尽可能大的区域。由于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绘图时出现偏差点时还是根据实地点把它调整过来。组内分工要明确,才能保证测绘工作有条不稳。备注:碎部点记录表格与平面图纸另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