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模板为Word格式,可根据您的需要调整内容及格式,欢迎下载。)PAGE\*MERGEFORMAT3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践行三生教育一、在心理健康课中渗透“三生教育”的必要性“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实现教育科学发展、构建教育和谐的基础工作,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新形势下一种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旨在针对学生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近年来,在中学校园里的自杀、故意伤害和自残现象呈上升态势。此时的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此时是身心迅速发展,认知水平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有效引导。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一个重要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将珍爱生命、生存智慧、健康生活等有关生命、生存、生活的“三生教育”内容渗透进去,把“三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学会生存。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如何渗透“三生教育”1、在心理健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的教育。初中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对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人生的.意义等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但仍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进行各项活动,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引导。不只是设定固定的课程,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年本校出校了这样一件事情,一位初一年级的同学因病死亡。对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特意设计了特别的心理课,与这位同学告别。在心理课上开展各种活动进行生命教育,告诉学生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要珍爱生命;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应轻易放弃生的希望;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懂得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应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2、在心理健康课中渗透生存教育,让学生适应社会,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在素质教育中,应该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通过心理团体辅导活动,使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体验并培养在生活中、社会中的一些必备的生活技能和生存能力,从而使生命得以维持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