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8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8页县环保局工作报告材料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总抓手,以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为手段,强化环境监管,狠抓污染减排,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首次获得了20xx年生态创建工作全市第一名,受到市政府的通报表彰;政风行风评议位列市环保系统第一名,并在全市环保系统行风评议工作座谈会上作了典型发言。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基本情况(一)深入推进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积极打造宜居和谐商河。在生态创建当中,我们突出“树多、地净、水清、天蓝”特色,努力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创建目标,在工作中,结合我县创建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20xx年济南生态市建设考核中位列第一。今年我们重点加强了五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推进生态村建设。生态村建设是今年生态县创建的重点。按照国家级生态县现场验收要求,沿省道、县乡路等交通干线重新选择了341个村庄。各乡镇(街道)按照“五化”标准及重点建设氧化塘的要求,加大投入,加快推进生态村建设。截至目前,全县181个村庄达到“五化”要求,殷巷镇崔家村、怀仁镇杨家村等高标准建设了氧化塘工程,生态村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二是加强乡镇污水处理站的管理和维护工作。针对乡镇污水处理站进水量比较小问题,今年我们进行了管网改造,进一步提高了污水收集率,保证其正常运转。由于乡镇污水处理站都建在乡镇驻地以外,我们还加强了对污水处理站的安全保卫工作。三是乡村垃圾处理模式有新突破。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后,村庄环境确实有了很大改善。存在的问题是用处理城市垃圾的模式处理农村垃圾成本较高,又不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当前,国家正在推广农村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的模式,今年以来,我们提出了“农村无垃圾”的要求,也就是农村垃圾以收集为主,塑料袋、薄膜可以收集起来出售,柴草、菜叶用来沤肥,炉灰用来铺路,把剩下不能利用的很少一部分,由县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这样既符合农村实际,又降低了运输成本和处理成本。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全面铺开,下一步我们将配合有关部门和乡镇对农村垃圾收集处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努力做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四是畜牧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新突破。我县是畜牧大县,畜禽养殖污染相对比较突出。7月份我局到江苏、浙江等地进行了参观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我县实际,我们计划实行废物作为资源利用的方式进行减排。每个畜牧小区建3到5个大的蓄水池,养殖产生的废水利用管道的形式,定期输送到畜牧养殖场的林地或耕地(一般占地300到500亩),用于灌溉,把废物变为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提高有机肥的使用量,达到减排目的。现在我们正在建设样板工程,下一步将作为一种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模式逐步在全县规模化养殖场中推广。五是周密安排,积极做好秸秆禁烧工作。我县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工作,及时印发了xx县作物秸秆禁烧工作方案,明确了责任和分工,制定了实施措施。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执法监察、严格考核等措施,今年秸秆禁烧基本实现了“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的禁烧目标任务。(二)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全面做好污染减排工作。2013年,我县共有减排项目34个已全部完成。工作中,一是县政府出台了《xx县2013年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实施意见》,与38个责任单位签订了《2013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其中:乡镇办12个、部门13个、重点企业13个),将污染减排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建立了2013年污染减排档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关停了韩庙乡砖瓦厂等10家工业企业,并加强了监督检查,确保关停项目不出现反弹。三是根据畜禽养殖污染减排要求,21家畜禽畜禽养殖企业配套建设了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实施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四是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各项设备运行正常,出水符合标准要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正在改造和完善中。五是山东科源制药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再提高工程已建成投用并运转正常,出水符合国家标准。六是稳步推进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我们成立专门机构做好机动车环保检验和环保标志核发工作。今年以来我县银河机动车尾气检测线已累计上线检测车辆22270辆次,核发环保标志22042张;环保局驻车管所窗口为新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核发环保标志9094张。(三)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环保审批水平。我局按照用心做事,诚心服务的理念,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为企业打造宽松发展环境。在项目审批方面,实行一线工作法,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审批程序,降低企业成本,避免项目审批过程走弯路,贻误时间。今年以来,共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