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引子_2、确定根本死亡原因的目的:从防止死亡的观点出发,有必要去中断可能致死事件的链条或在某个环节治愈病人。这就是公共卫生的目的:阻止加速死亡原因。签署死亡证明书的医生有责任指出直接导致死亡的那个病态情况并陈述引起这个原因的任何先行情况,使有关信息得以记录,证明人不得(bude)自行选入某些情况而摒弃其他情况。根本死因推断是疾病统计人员的工作。基本概念:1.死亡(sǐwáng)原因与根本死亡(sǐwáng)原因2.死因链的确定死亡(sǐwáng)原因__定义死亡(sǐwáng)原因__填写说明死亡原因(yuányīn)分类(死因链):根本死因→间接死因→直接死因典型例子:(a)肺源性心脏病(死亡)5年直接死因(b)肺气肿10年间接死因(c)慢性支气管炎30年根本死因1.死亡原因(yuányīn)与根本死亡原因(yuányīn)1.死亡(sǐwáng)原因与根本死亡(sǐwáng)原因/疾病(jíbìng):疾病(jíbìng)1→疾病(jíbìng)2→疾病(jíbìng)3…→死亡损伤(sǔnshāng)/中毒:外部原因→临床表现→死亡3.死亡原因的报告(bàogào)格式死亡原因(yuányīn)报告的核心格式(1)第Ⅰ部分__直接导致(dǎozhì)死亡的原因(2)第Ⅱ部分(bùfen)__促进死亡的原因(3)发病至死亡之间大概(dàgài)的时间间隔填写(tiánxiě)举例_(1)疾病死亡原因发病至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间隔Ⅰ(a)颅内损伤(sǔnshāng)1小时(b)颅骨骨折1小时(c)行人在道路上行走1小时意外被卡车撞倒Ⅱ5.死亡原因的填写(tiánxiě)要求及举例应尽量避免以下填写内容:呼吸衰竭J96.9来院已死R99循环衰竭R57.9猝死R96.0呼吸循环衰竭J96.9酸碱失衡E87.4多脏器(zānɡqì)衰竭R99电解质紊乱E87.8全身衰竭R53肺性脑病G93.1不明R99肺部感染J98.4不明确情况及症状体征一般(yībān)不需填写二、根本死因的选择规则在单原因的死因统计中,当临床医生按照“国际死亡医学证明书”要求填写各项导致死亡的疾病或原因后,必须采用ICD—10的死因分类规则才能正确地选择根本死亡原因并汇总到死因统计表中进行统计分析。当临床医生填写不够规范又无法加以补充和订正时,也只能根据这些分类规则及注释来帮助编码统计人员获得(huòdé)较客观的死因。1、顺序(死因链的合理描述):顺序是指两个或多个情况前后相继排列于第Ⅰ部分之各行上,每个情况是上一行情况可接受(jiēshòu)的原因,即:疾病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例1:Ⅰ(a)食道静脉曲张出血(b)肝硬变↑(c)乙型肝炎↑↑:代表可以引起上一行的情况。(1)一个合理的顺序在证明书第Ⅰ部分之各行上只报告了一个顺序,而且这个顺序的起源是报告的低一行(yīxíng)(视情况而定:报告两行则是b行报告三行则是c行,依此类推),顺序终止在报告的第一行(yīxíng)(a行)首先提到的情况并因此而导致了死亡。这样报告的内容称为:“一个合理的顺序”。见例1。(2)一个不合理的顺序在证明书第Ⅰ部分之各行上报告了一个顺序,尽管(jǐnguǎn)顺序终止在报告的第一行(a行)首先提到的情况并因此而导致了死亡,但这个顺序的起源不是报告的最低一行。这样报告的内容称之为“一个不合理的顺序”。例2:(a)肺源性心脏病(b)肺气肿↑(c)慢性支气管炎↑(d)高血压××:代表不能引起上一行的情况。(3)两个及以上的可能顺序:即在证明书上报告的情况暗示可能存在超过一个(yīɡè)的合理顺序。例3:Ⅰ(a)昏迷(b)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c)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例3中报告了四个合理的顺序: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昏迷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意外→昏迷高血压→心肌梗死→昏迷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昏迷2、总规则(首先应用的规则)当证明书上列入不止一个情况时,应选择单独列在第Ⅰ部分最低一行的那个情况,只要它能够引起列在其上的所有情况,即:只要存在“一个合理的顺序”,就选择这个顺序的“根”。例4:Ⅰ(a)尿毒症例5:Ⅰ(a)外伤性休克(b)肾盂积水(b)多发性骨折(c)尿潴留(c)行人被卡车(kǎchē)撞伤(d)前列腺肥大(N40)选择:行人被卡车(kǎchē)撞伤Ⅱ慢性心肌炎(V04.1)在一份正确完整的证明书上,将应用总规则。但是,证明书没有被恰当地完成,如:列在其上的情况没有按照正确的因果顺序填写,只要单独列在第Ⅰ部分最低一行的情况能够引起列在其上的所有情况仍可应用总规则。例6:Ⅰ(a)全身性转移(zhuǎnyí)(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