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多媒体与网络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摘要: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听力是人们获取信息和提高说话、阅读、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教学方法的不同、地区的不同都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讲生词——听录音——做练习——对答案”的教学模式仍占主导地位。长此以往,学生将会对听力学习失去兴趣,阻碍听力能力的提高。关键词:多媒体与网络;任务型教学;听力教学为适应西部大开发,国家加大了对民族地区教育投入的力度,因此很多地方院校开设了为期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的民族学生勤奋努力但效果不佳,特别是英语听力方面更是亟待提高。本文旨在分析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的困难、影响因素、以及任务型教学法是否能更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听力水平。一、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的困难及影响因素1.语言的形成复杂,汉语基础差从整体上看,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教育水平较差的地区。笔者所在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的生源主要来自贵州省黔南州,该自治州系多民族杂居地区,语言的形成复杂,以苗语、侗语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语言,对于当地汉语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处在这一影响范围内的学生汉语语言基础较差,对欧美文化接触较少,心理上也缺乏自信,这给学习英语提出了较大的挑战。2.教学条件落后,师资队伍薄弱黔南州处于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欠发达,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是一所新升的本科院校,教学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教育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习汉语和英语,但是既懂少数民族语言又懂英语的教师缺乏,英语教学受到极大地限制。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少数民族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实践把任务型教学运用到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听力的教学中,不但可以改变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而且又符合教学大纲的规定,因而是十分必要的。1.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讲单词、放录音、对答案一直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听力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其结果注重了语法知识,突出了某些词汇,导致很多学生在完成了大量的听力材料之后,仍然难以用英语直接交流。鉴于我国高校大学生可利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更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平台,采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的教学模式,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教学中,笔者通过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三个阶段,不断探索实践新的教法。(1)任务前:收集资料,发展个性。开学第一周把听力的主题布置下去,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如视频、音频或是文字资料等。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每次听力课上由一个小组完成该主题的资料提供。(2)任务中:上台展示,个别辅导。经过小组对资料的搜集、整理,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学生们感兴趣的资料。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把好关,对展示有难度的小组进行辅导,使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任务后:资源共享,交流学习。教师及时的对该课进行评价、补充、总结,让学生尽快地形成系统性的知识。把每次课中学生们展示的各种资料放进班级qq群的共享里,便于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2.任务型教学法在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任务型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有自己的空间,教师不必对教学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如视频、音频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在任务型教学阶段,要求学生向全班汇报,使每个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陈述。给每个组员时间展示,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平台等传递信息,使任务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协调工作更加有效。(3)为了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尽量要做到任务接近生活、具有趣味性。这样一来,使听力教材选取的材料不断适合学生需求,让知识面和性别的差异也得到满足。三、研究结论与教学启示任务型教学法是当今高校所提倡和推崇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听力课堂的运用,增加了学生运用语言的实践机会,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地感受语言、体会语言、运用语言、内化语言,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内驱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该教学模式强调“在做中学”的特点,导致活动的结果有不可预知性和多样性,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结合教学和学生实际灵活地运用,防止任务的泛滥,不断提高自身英语和教学的水平。在这个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更应该把多媒体网络技术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有机结合,这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大学英语听力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