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2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2页区财政局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篇一:2017年区科技工作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上半年,我区科技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科技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深入贯彻总书记总书记视察湖北时的讲话精神和全省科技奖励大会暨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区学长沙,赶大冶,冲十强目标,强力推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申报省级以上项目9项,获得市以上科技奖励5项,完成专利申报256件,招商引资完成到位资金共计1亿元。我区跻身全省科技创XX县区市区考评20强,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并荣获度XX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我局被省地震局评为度XX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被省科技厅评为-xx年度全省科技管理系统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度区直单位服务经济发展进位幅度奖和综合考评优胜单位;被区委评为创建全省暨全国科普示范XX县区先进单位、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单位。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一)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亮点纷呈上半年,我们通过整合利用科技资源、集聚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行业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推进平台自身建设,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1、项目组织申报实现新高。截止6月15日,已申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项,它们是襄阳金来地化工有限公司的国家创新基金项目、襄阳鹰牌荣华轴承有限公司的国家创新基金项目、襄阳丰正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的国家创新基金重点项目、襄阳民达粮油工贸有限公司的省级创新试点企业后补助项目、湖北孔明菜食品有限公司的星火计划项目。获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项,它们是襄阳民达粮油工贸有限公司的国家创新基金项目、襄阳精鑫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共获得无偿资金140万元。正在组织湖北润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襄樊永之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准备有关项目申报材料。2、促进企业科技创业有新举措。一是组织在孵企业参加全省科技创业大赛。组织了襄阳金来地化工有限公司、襄樊永之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润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襄阳丰正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参加创新中国。湖北科技创业大赛。目前,初赛评选工作已完成。二是组织企业参加创业培训。通过以会代训、专题讲座等形式,为在孵企业提供培训服务。三是组织在孵企业参加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在科技活动周期,组织在孵企业开展宣传服务活动,通过活动,展示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宣扬科技创业。3、引进初创期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入驻实现新发展。xx年,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在引进入驻企业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即重点引进初创期、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企业,并在物业服务、商务服务、资金服务、技术服务、管理服务及其他孵化服务上全面提高水平,以提升在孵企业的能力,使在孵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充分体现企业孵化器的价值。如引进了襄樊永之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开发的3大类主导产品均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目前,中心正在为该企业组织国家创新基金的申报材料。(二)科技计划项目取得新突破上半年,已获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项,获批无偿奖金140万元,获批省级创新企业1家。一是项目申报工作。已申报省级以上项目9项,即:襄阳丰下正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的国家级创新基金重点项目、襄阳鹰牌公司的国家级创新基金项目、襄阳金来地公司的国家级创新基金项目、襄阳丰正公司的国家级火炬计划计划项目、襄樊万宝粮油有限公司的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湖北襄阳孔明菜食品公司的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湖北襄阳孔明菜食品公司的国家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襄樊万宝粮油有限公司的省级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襄阳民达粮油工贸有限公司的创新试点企业后补助项目。精鑫公司和民达公司申报的国家级创新基金项目获得了批准,分获无偿资金70万元。5、综治、计划生育、保密、档案、统战、科普、史志、国防科技动员、科技统计等工作均较好的完成了目标任务。二、下半年工作打算为切实完成全年各项目标管理任务,下半年我们计划重点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一)认真抓好全省、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二)抓好计划项目跟踪与协调,重点跟踪产学研重大成果转化、农业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工作。积极抓好技术合作工作,主要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开展好技术合作活动,组织、推动本区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多方面的技术合作。(三)抓好下半年有关计划项目申报工作,重点抓好有关申报项目的摸底、包装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技术研发中心认定等工作。(四)认真组织襄州区第一届科学技术奖评奖工作,组织干部到有关县考察科技创新工作情况,并召开全区科技奖励大会。(五)继续做好科技宣传、科普等工作。要加强科技政策法规、科普知识的宣传,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