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折纸茶叶设计包装(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折纸茶叶设计包装作者:Joe日期:2021-11-0111:57字体大小:小中大折纸茶叶设计包装这么酷的茶叶包设计概念,来自俄罗斯NataliaPonomareva。这个创意茶叶包装看起来就像是一只美丽的折纸鸟。.原文连结引用通告地址:://blogearth.org/trackback.php?tbID=1145&extra=b0a3ee标签:设计刘晓宏,林伟(福州大学,厦门361002摘要: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也是一个民族的至宝,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进程,使设计形成了全球语境。本文以现代包装设计为切入点,从中国传统民族风格的体现入手,通过案例分析,论述了挖掘传统文化,提取中国元素,并将这些文化精华运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方法和途径。关键词:全球语境;包装设计;民族风格;中国元素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3563(202105—0104—03。NationalStyleandModemPackagingDesignLlUx汹.hngHNWet(FIlzh叫UIlive巧时,【i锄en361002.Chi衄Abstract:Traditionalcultur;eisusually舱garded鹪a讹鹊uretoa眦tion蚰dtoitspeople曲weU.w油tlleadv锄cement0fecononlic掣oba工ization粕dculturalun矗咖ity-de8i印isjustunderitsinnuence.7I’llispaperf&usedontlIe印plication0ftmditionalcIdtu陀inpac蚴llgdesi印.rI'hew町st0digouttr;aldi-tioIlalcIdture肌ddi8p18yChine∞eleIIl即tswe他diBcussed.tllustop砌notemodemde8i印.Keywords:910蹦iza£i叩;packagingdes洄;腿liollals哆le;cbineseel鲫enb2l世纪,被人们称为文化趋同、文化语境全球化的新世纪。全球化是由于整个世界的联系日趋紧密,形成了一种。全球文化’。在信息化的世界里,虽然全球化必然带来对传统价值观和民族认同的冲击,以及对民族文化的冲击,但设计活动的全球化并不意味着设计风格的同一化或民族认同的失落[1]。。全球化对国际文化交流具有积极作用,能使我们学到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的文化、科学和管理,并扬长避短为我所用。能使我们的文化在东西文化交融中产生新的更有价值的思想、学术和文化,能够传播先进的思想、科学和文化,为世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口]。”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以及造物原则已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的智慧结晶。只有了解了中国的民族传统艺术,尊重传统、结合传统才能创造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观。1设计的民族风格于由来已久的历史积淀与文化传承uj。设计的民族风格的形成因素有2个方面:一是民族审美意识,二是设计的表现形式。例如美国设计风格中体现出来的商业主义和实用主义;德国设计风格中体现出来的抽象主义和表现主义;意大利设计风格中体现出来的经典文化传统;北欧设计风格中体现出来的传统艺术与民同文化综合的特征等。全球化进程中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民族文化面临着被同化的危险,如何使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以开发的心态面向世界,如何使民族文化在融合的趋势下与时俱进,如何在新的形势下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一个国家的设计文化,是与其民族的设计历史、民族特色、社会观念和审美思维方式等特性密不可分的,失却“国家。,何谈。国际”?我们不能无视自身的文化背景去完全接受和模仿西方国家的设计,而是应积极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性的设计。2民族风格设计元素的提取何为设计的民族风格9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艺术来源于生活,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审美心理、审美习惯等的集中体现,民族风格的形成往往取决收稿日期:2021D3-12;修订日期:2021讲.16基金项目:福州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07一xQ(s一16作者简介:刘晓宏(1966一,女,济南人,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福州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设计基础及设计理论。刘晓宏等民族风格与现代包装设计中。越是现代化,传统艺术越是显得珍贵。但这些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文化,却在现代化进程中却正在被边缘化,甚至有的还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如何使民族传统艺术从边缘化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