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马说》教学设计《马说》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马说》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马说》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不同诗歌体裁的韵律美,背诵古诗。2.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领悟诗句的内容,品味诗中“物”与“我”的相通之处,把握咏物诗的特点。【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任务单】一、朗读《马诗》,读准字音和节奏,读出韵律。自学要求: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1.解释加点字并注音;2.标注出这首诗的节奏;3.标注出每首诗的韵脚。二、补充材料1、作者名片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后世称“李昌谷”。李贺是中唐最具天赋的诗人,有着积极用世的政治态度,却终生未参加科举考试。他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ー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鬼”之称,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齐名,与李白、李商隐合称为“唐代三李”。2、作品简介李贺27岁就去世了,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呕心沥血,用才华横溢的诗笔,筑成一个神奇瑰丽的世界。这些诗歌中以“马”为题或谈到“马”的诗歌有80多首,占全部诗歌的三分之一。可见李贺对于“马”有一种情有独钟的喜爱。他的《马诗二十三首》是历来写马之作中的经典,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以“马”为题写作的组诗。清人王琦说:“《马诗二十三首》,俱是借题抒意,或美,或讥,或悲,或惜,大抵于当时所闻见之中各有所比。言马者,而意初不在马矣。”李贺写作马時并非只是为了描绘马的外形,更多的是借马来表达对在位者的赞美、讽刺,对他人或配身世的悲叹或怜惜之情。【学习探究】品读《马诗》,思考:1.品读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自学指导:描绘画面要注意:(1)抓住诗人描写的景物;(2)抓住诗句中传神的关键词;)2.诗歌前两句所用的比喻手法,有什么妙处?(自学指导:“沙如雪”、“月似钩”两个比喻,内涵丰富。)3.品读后两句,这是一匹怎样的马?(自学指导:金络脑,快走……)4.说说你对“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理解。(自学指导:(1)概括两句诗的内容;(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5.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你觉得作者借马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自学指导:一、体会诗人感情一要紧扣文章内容;二、根据诗人生平经历)【达标检测】一、基础练习(1)大漠沙如雪,。(2),快走踏清秋。二、综合练习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迢迢牵牛星》一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B.《春日》这首诗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C.《过故人庄》的首联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颔联两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向,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运用了由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景物。D.《马诗》前两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战场景色: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能的霜雪。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阅读链接】阅读《马诗二十三首》,说说你的理解。马诗(其一)李贺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马诗(其八)李贺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马诗(十八)李贺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马说》教学设计2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提到马,大家都知道它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动物,值到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仍有许多与马有关的成语、俗语。比如说这个人整日忙碌,我们可以说他(马不停蹄),我们祝愿别人的时候常说(马到成功),一个人老人仍为事业奋斗,我们可以称赞他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注:有的同学可能认为这里没有马,就用骥引出千里马这个话题。师生解释“说”,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与现代杂文大体相近。简介作者。交待写作背景。二、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注意读出停顿,节奏,感情。学生读完后,可进行适当的评价。再读,如不行,范读。2、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朗读,每人读一段,然后互相交流。交流的内容:1、找出难懂的词、句。2、疏通文意(让学生做好勾画)教师从旁点拨3、交流同学之间,针对难懂的词、句,互相交流。不会的,老师启发,引导,解决。最后找同学疏通文意。三、问题探究1、用文中的话讲一讲,千里马有怎样的'不幸遭遇?明确: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