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理论/案例 / 文档详情
老年法律知识讲座(五)防骗.ppt 立即下载
上传人:睿达****的的 上传时间:2024-09-08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3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老年法律知识讲座(五)防骗.ppt

老年法律知识讲座(五)防骗.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老年人法律知识讲座老年人法律知识系列讲座:第一讲老年人婚姻与同居生活第二讲老年人财产继承第三讲老年人赡养第四讲老年人意外伤害第五讲老年人财产安全第五讲老年人财产安全——如何防范被骗一、老年人被骗特点二、诈骗罪三、老年人受骗方式四、老年人受骗原因五、老年人如何防范被骗一、老年人被骗特点在相当一段时间,不少老年人在遇到骗局的时候,很容易受骗上当被忽悠。有些老年人还深陷其中,甚至对家人和有关部门的劝说很反感。那么,在关注老年人的经济生活、医疗保障和社会活动以外,怎样让老年人在遇到违反常识的陷阱面前有一个清醒状态,这很值得相关管理和研究机构以及老年人家属重视。有句话说得好:“防止老年人受骗也是敬老爱老。”受骗人群中八成是老年人张阿姨刚刚过了70岁生日不久,在小区被两个中年人热情邀请参加免费体检,并且上了一堂有专家讲演的健康讲座。结果,她花了3000元,购买了号称价值6000元的药。晚上,张阿姨的女儿回家发现,那所谓的特效药,连批号也没有。张阿姨面对女儿的埋怨,还振振有词地说:“有人买了几万块钱的药呢,难道他们都是戆大?”有位退休职工,在网上发现一个证券网站,声称可以提供炒股信息,保证盈利。这位老先生先缴纳了1000多元的咨询服务费,动用3万元本金,一周后,果然有不菲的收益。于是,老先生连本金带咨询服务费一共向这家机构账户转账180万元,结果却是泥牛入海。事后查明,这是个非法网站,涉嫌网络诈骗的犯罪嫌疑人交代:“本来只想骗骗几千元的,没想到,这个人这么信任我。他"扑心"太大了。这样好骗,使我在犯罪的路上越走越远。唉,真后悔极了。”年龄阶段:老年人上当受骗,此类事件不断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尽管被骗人中各个年龄段的都有,但大部分还是老年人。调查数据表明:在这些受骗家庭中,年轻人仅占5.7%;其次是中年人,为13.3%;老年人被骗的达到81%。被骗场所:那么,老人被骗主要发生在哪些场所呢?调查表明,位列第一的是参加健康或者投资讲座被忽悠,达到46.4%;其次是被冒充的各类销售人员所骗,为39.7%;位列第三的是在马路上被买药或掉皮夹的忽悠,为26.6%。以后依次为:在家里被电信诈骗所骗;被熟人介绍参加优惠活动所骗;在马路上被冒充亲友老同学老同事的人所骗。文化背景:调查显示,尽管在被骗的老人中也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但受教育程度与被骗老人基本呈反比关系,也就是说,受教育程度较高,被骗的比例较低。数据表明,初中以及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的占被骗老人的6成以上;高中文化程度的占被骗老人的15.5%;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占被骗老人的11.9%。唯一的例外是文盲的老人受骗的比例最低,为8.1%,依据相关资料分析,这类老人的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年龄也偏大,社交活动较少,因此,被骗的概率也比较低。诈骗罪的刑事处罚三、老年人受骗方式那么,社会上针对老人,或者老人容易被骗的骗局有哪些呢?调查显示,主要有下列几种:其一、以健康为诱饵:这是近年来比较突出的一种骗局,可以演化成许多版本。有的骗子以免费体检、免费服务为名,深入社区,忽悠中老年人“身体有病”要及早治疗;有的则在宾馆酒店、教室礼堂举办所谓的“健康讲座”,诱导中老年人购“神奇”药品或理疗器械。其二、以亲情为诱饵:此类骗局常以当事人的子女、亲友发生车祸、欠债等意外事件为由,要求当事人转账救急。当事人听到这样的消息,常常会因为心情焦急而乱了方寸,情急之下,按照骗子的要求行事,因而上当。其三、以婚姻为诱饵:让老年人掏钱“娶媳妇”。当钱到手后,“媳妇”却“蒸发”了其四、以发财为诱饵:此类骗局主要针对发财心切的当事人。骗子描绘只要参加他们集资、参股等投资理财活动,或者购买奇特的宝物、古董,就能获得高额的回报。骗子在开始的时候,往往会放长线钓大鱼,给予当事人一定的甜头尝尝,当敛财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随即销声匿迹,让上当者叫苦不迭。其五、以分赃为诱饵:此类骗局多发生于街头巷尾,以捡到大额现金、贵重金属、珠宝等值钱的物品为诱饵,让当事人参与“见者有份”的分赃,然后以分赃现金不足需要筹钱为由,由当事人拿现金或贵重物品作为抵押,保管捡到的贵重物品。其实,所谓的贵重物品或钱财,要么是假货,要么就被调包。其六、以“权威人士”为诱饵:此类骗局涉及健康、发财等多种骗局,而担任忽悠职能的人常常是披上权威的外衣。例如,养生专家、海归博士、古董收藏鉴定师、荐股分析师等等,反正什么来头有效,就顺手拈来当作招牌。而当事人往往被这些耀眼的光环所唬倒。其七、以恐吓手段圈钱:此类骗局常见于利用电讯手段威吓当事人,他们常常冒充公安、银行、电信公司,甚至孩子、老师、亲友等,一个电话,一条短信,甚至网上聊天工具,告诉当事人亲属遭绑架,银行卡密码泄露被盗用等。什么让当事人担忧害怕,他们就采用什么手段,让当事人上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老年法律知识讲座(五)防骗

文档大小:31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