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住新房》说课稿一、说教材我教授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六册第三单元《住新房》一课。对于学生来说,经历从两位数乘一位数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过程是形成乘法计算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后续学习两位数乘三位数的基础。为此教材以“住新房”的情境为载体,通过解决一栋楼的总住户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算理。三年级上册已学过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这单元第一课《找规律》已学过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口算方法,为本课教学奠定了基础。基于以上几点,本课教学目标定位在:1.结合“住新房”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计算方法,体会算法多样化。2.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竖式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理解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和算理。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的口算方法,具备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能力,可以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但通过调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竖式写法的探究创作,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仍是个难点。因此,本节课要通过各种方式,分析竖式计算算理、算法,把竖式计算与口算算法进行沟通。三、说教法、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采用了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独立进行分析和解决,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再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会自主探究,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四、说教学过程1、简化导入部分。这是一步算式的应用题,学生列起算式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因此,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探索算法上。我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场景图,弄清场景提供的各种信息,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在这上面安排的时间相对少点。2、自主探究方法。《住新房》这节课,我依据新教材的特点,以“活动”贯穿始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先引入“住新房”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图中的信息,理解并提出问题:这栋楼一共可以住多少户人家?怎样列式呢?学生独立列式14×12或14×12。并让观察算式的特征。得出观察结果,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一步揭示课题内容,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确求知内容。在出示算式之后,并没有马上让学生进行计算,而是适时地请学生利用上节课学的两位数乘整十数先进行估算,估算之后再进行计算,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渗透了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把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留给了学生,注重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强化了竖式计算的过程。(1)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理解14×12就是在算14个12或者12个14,把12分成10和2,先算2个14是28,再算10个14是140,最后把28和140相加得168。或者是把14分成10和4,先求算4个12,再算10个12,最后把乘得的结果加起来。(2)14×12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3)竖式计算。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重点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和方法。如竖式计算的每一步是怎么来的;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并把竖式计算和口算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其实竖式就是口算方法的一个综合算式。最后,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格式,并再次强调理解对应位值要对齐的道理。3、深化练习、巩固新知。新授之后,作为一节计算课,更多的还是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进行强化和巩固。练习是数学学习中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答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深学生对方法的理解及应用,更好的领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以便学生掌握知识并能熟练应用。加强学生对这种程式化计算及其算理的感悟和体验。继而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