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高考 / 文档详情
2019届全国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第六节突破4类诗歌比较鉴赏题.ppt 立即下载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7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6.7M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届全国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第六节突破4类诗歌比较鉴赏题.ppt

2019届全国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第六节突破4类诗歌比较鉴赏题讲义.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六节突破4类诗歌比较鉴赏题以下是《红楼梦》中香菱学诗时写下的第三首诗,请你读完后思考后面的问题。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答案这是一首咏月怀人诗。这首诗除首联外,句句都似非写月,但句句与月相关。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尤其是颔联,对仗工稳,言浅意深,堪称精妙。它最大的优点,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考点突破4类诗歌比较鉴赏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解析这道题属开放性比较题目。古诗在流传过程中,同一首诗不同的版本有时有不同的用语,不同用语在该诗中可能都有一定的道理,理解鉴赏的角度不同,答案就会有所不同。这首诗的第三句有的版本作“别秋江”,两种用语都表达了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但“引愁心”用拟人化手法更富感情色彩,与“别秋江”相比更胜一筹。答案“雁引愁心去”更妙。因为:①“引”在文中是“带走”的意思,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与后面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而“雁别秋江去”则无此效果。②“引愁心”运用拟人手法,更能表达出李白流放遇赦后的高兴心情。而“别秋江”则只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缺乏感情色彩,形象也不够生动活泼。表达技巧的比较主要从三个角度:常见修辞,表达方式(其中对抒情和描写的考查居多),表现手法(包括对比、衬托、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在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中,对表现手法的考查居多,有的没有点明表现手法,需要辨别相关手法;有的点明了表现手法,但要求结合作品分析、比较。总的来说,表达技巧的比较分值较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2.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解析吴融的《华清宫》以小显大,通过华清宫中的细枝末节来揭露荒淫无道的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奢侈生活所加于人民的苦难。这首诗意境新颖,讽意含蓄,以宫内宫外冷暖的迥异形成鲜明对比,造成结构的错落、诗情的跌宕。李约《过华清宫》抒写昔日君主追求淫逸,将国计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轻。结果,兵变作乱,帝后升天,唯有千年长生树仍直直地长在那里,感叹王朝的兴废。答案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诗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本题型往往考查不同诗歌描写相同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和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前提是读懂诗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①读诗的题目,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②了解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即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境遇、心情的不同,会蕴含截然不同的情感。③注意诗中的意象,诗歌要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④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古人写诗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解析这道题要求把同一词人不同诗歌的课外词句与课本所学词句进行对比。阅读诗歌强调“知人论世”,同一词人在不同时期的词作会呈现出不同的思想内容,如本题所问。《世说新语·识鉴篇》记载:张翰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称为莼鲈之思。《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言“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表明的是不愿归隐、希望为国效力的志向,而在《西江月》中作者的心绪发生了变化,要注意从“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中体会作者满腔的愤懑之情。答案“休说鲈鱼堪脍”是为了表达词人不愿归隐、希望为国效力的志向。本词说“别浦鱼肥堪脍”,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惬意,借渔父不问国家兴亡之意,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意和无奈之情。本题型往往考查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或同一描写对象的比较。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思的组合。象即诗中的形象,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景象、物象、事件和抒情主人公形象;意就是作者的情思。比较鉴赏既可以比较相同意象表现的不同情感,也可以比较不同意象呈现的相近场景。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中描写的情景有机融合的一种境界。意境的核心内容是情和景的关系。一方面,相似的环境可以表现有差别的情感;另一方面,相同的情感又可用不同的环境来表现。一般来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离开意象,无以谈意境。故在古典诗词中,意象是起点,意境是终点。比较鉴赏时要注意:披“象”入“意”,由“象”至“境”。赏析本词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桐”“雨”意象的异同。【尝试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相同:两首词的“桐”和“雨”都寄托了作者的悲秋之感和凄苦哀愁。不同:李清照借“桐”和“雨”更多地抒发了自身凄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2019届全国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第六节突破4类诗歌比较鉴赏题

文档大小:26.7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