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寓言故事作文(实用)实用的寓言故事作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寓言故事作文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寓言故事作文篇1聪明的农夫从前有个皇帝,自以为聪明无比,他向全国发了一道文告:“有谁能说一件荒唐事,使我说他是撒谎的,那我就把江山分给他一半。”一个商人来了,他对皇帝说:“万岁,我有一把宝剑,只要往天上一指,星星就会落下来。”皇帝说:“这有什么稀奇,我祖父的烟斗,一头衔在嘴里,一头能跟太阳对火呢!”商人怏怏地走了。一个地主来了,他对皇帝说:“万岁,我本想昨天来见您,只是闪电把天撕破了,漏起雨来,我赶忙把它补好,所以,今天才来,请您原谅呀!”皇帝笑了:“你的'手艺不好啊,今天还有小雨哩!”地主也怏怏地走了。最后,来了一个农夫,他说:“皇上,您答应把女儿许配给我,还要用一斗金子陪嫁,现在,该兑现了吧?”皇帝听了,脸色大变,呆若木鸡,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只好把女儿嫁给了这个聪明的农夫。寓言故事作文篇2今天,草地上天高云淡,空气清新无比。在草地附近的一间屋子里,却有一位男孩坐在桌子边闷闷不乐。他呆呆地望着窗外,呆呆地看着窗外的孩子欢快地玩耍。他就这样望了半个时辰,终于呆不住了,就在他面前的抽屉里乱翻,他翻到右边抽屉倒数第一排的时候,眼前的一幕使他惊呆了。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幅使人神魂颠倒,让人无比陶醉的画面:在他眼底下出现了大量的只有黄豆大小的穿着舞装的小人。他提起一个小人,问道:“喂,小鬼头,你们这里是什么地方?”这个小人也毫不客气的回答说:“就你这种大鬼头,这么没礼貌,谁会回答你的问题呀!”他听完这句话以后就把小人轻轻地放在了桌子上面,亲热地说:“对不起了,小弟弟”“打住!打住!我不是小弟弟了,说起岁数,我比你大三十多岁吧!”这小人插嘴说,他惊叹地叫道:“那你就四十多岁了吧!”这小人点了点头。他又问:“这个地方到底是什么地方呀?”这小人回答说:“这里是舞蹈城,我是这儿的音乐编导,这一切的舞技,舞法……都是我创编的,我在这座城市的地位算是第二的了。不过,我们这儿的官员都不摆架子,不乱用公家的东西,就是这儿的.市长也不会跟你们的市长一样。我们的市长非常重视舞蹈和礼仪,所以我们这儿的人们都非常懂礼貌,就是你,来到我们舞蹈城也要守礼貌,懂了吗?”他说道:“懂了,我会变成懂礼貌的孩子的,”“噢,对了,你叫什么名字?”“我叫银天天,今年十二岁了,上六年级,学习成绩很差。”“我是尔老师,要是你有什么事的话可以去找我们的市长。”他边说着,用手指指着城里最高的那栋大厦,还对银天天敬了一个礼。然后,银天天把尔老师送了回去。就在这时,他的妹妹庄贝贝来找他,庄贝贝找开门对他说:“你可以出来了,反省的时间到了!”庄贝贝在读四年级,学习成绩非常好,她多次要求妈妈让她去读五年级,可妈妈老是说:“做事要一步一步的来,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她经常跟银天天一起玩,每次都鼓励银天天要把成绩提上去。他们是一对令人羡慕的知心兄妹。庄贝贝一进来就喜欢蹦到他的床上,和银天天聊天。银天天把今天从蓝抽屉里发现了舞蹈城的事跟庄贝贝说了!可是庄贝贝怎么也不相信哥哥说的。可她又相信哥哥是从不骗人的。没办法,银天天只好打开蓝抽屉给庄贝贝看。确实是真的。庄贝贝跟哥哥说:“我们找舞蹈城的市长聊聊天吧!”银天天也没见过市长,就答应了庄贝贝的要求。这时,尔老师刚巧路过,抬头望见了他们两个。银天天对尔老师说:“你可以请你的市长出来见见面吗?”尔老师点了点头,便去了。庄贝贝吓了一大跳,叫道:“这不是真的吧?你认识他们呀!”银天天小声地对庄贝贝说:“别让妈妈听见了,小声点,不然就完了呀!”他继续说。“我不只认识音乐编导吗,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呀!”寓言故事作文篇3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在我们家里“藏着”“三条虫”。爸爸是“报虫”;妈妈是“网虫”;我嘛??自然就是我家独一无二的“书虫”了。我爱看书,妈妈说我看起书来,就像“虫”遇到了桑叶,怎么也“吃不够”。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书籍就像是我的“伙伴”,它们陪我一起欢笑,一起伤心。我可以陪着《青铜葵花》里的青铜和葵花一起伤心;也可以随着《儿童文学》里的“山羊妈妈”感动着母爱;《智慧背囊》里的一个个有哲理的寓言故事,就像是老师在教育我怎么做人;《冒险小虎队》里的一页页教会我,女孩也要勇敢;《中国优秀少儿文学》里的一篇篇文章,就像是雨露滋润着我干旱的心田。我最快乐的事就是去图书馆,每次一踏进阅览室,我的“伙伴”们就齐刷刷地排着队“迎接”我,我就像是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一样兴奋。书店里,一杯水,一个小凳子就足够打发我半天的时间了。我总是翘首盼望着每月一期的《儿童文学》;也总是用央求的眼神让妈妈为我买来了一个又一个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