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绿色碳基金碳汇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中国绿色碳基金支持下的碳汇项目(以下简称"碳汇项目")管理,提高碳汇项目实施成效,《中国绿化基金会基金管理办法》中国绿化基金会项目管理办法》根据,《,《中国绿化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规则》和《中国绿色碳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以及碳汇项目特点,参照国际碳汇项目管理经验,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使用中国绿色碳基金资助的碳汇项目管理.本办法所称的碳汇项目是指:以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等为主要目的的植树造林,森林经营活动以及与碳汇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技术培训和宣传等项目.第三条国家林业局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国家林业局碳汇管理办公室,下同)负责协调捐资方提出碳汇项目立项和实施初步意见;指导项目实施;研究制定相关政策,管理办法和技术规定;组织专家开展相关的碳汇计量,监测,核证,检查等活动;负责归口对外发布相关信息.第四条中国绿化基金会负责项目的资金管理,拨付;监督资金使用;参与制定相关政策和技术规程;参与项目审定与检查;负责组织包括捐资方参与的,与项目有关的宣传活动等.第五条项目年度计划及其审批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并与捐资方充分协商.必要时应征求专家意见.第六条国家林业局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绿化基金会将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对项目实施信息化管理.第二章立项原则第七条立项应坚持公益性和可行性原则.充分尊重捐资方意愿.第八条碳汇项目造林应当以营造生态公益林为主.项目区域安排应当在注重适地适树原则下,优先考虑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如大江大河源头,重要水库周围,西部风沙源,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石油,煤炭开采矿区等.在尽可能多地积累碳汇的同时,力求通过项目实施促进当地生态恢复,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九条碳汇项目应当具有一定规模,原则上每个项目实施规模不少于5000亩.每年立项数量及具体规模还应当根据中国绿色碳基金实际获得的捐款数量来确定.第三章立项程序第十条每年6—7月份将通过公告形式组织下一年度项目.项目以县为单位申报.一个县一次只能申报一个项目.第十一条项目申报单位应根据项目公告的具体要求,报送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内容应当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实施单位,项目管理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及其联系方式(电话,传真,电子信箱),项目建设范围(乡镇),项目计划造林规模和申请资金数量;拟开展项目造林地点的自然,社会,经济等现状情况;项目实施的意义;项目可行性分析(包括分析开展项目的造林地权属情况,即是否具有当地规划部门核准的林地使用权证,是否存在权属争议等;树种尤其是乡土树种,种苗,劳动力等条件;火灾和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预防控制能力;造林后期经营管护能力等);初步实施计划和投资使用方向等.项目建议书编写后,应通过各省(区,市)林业厅(局)造林主管部门统一向国家林业局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第十二条国家林业局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收到各地报送的项目建议书后,应当及时组织捐资方和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初步遴选.遴选后的项目,应当提交中国绿色碳基金执行理事会讨论和审批立项.当年申报的且符合条件而未能获得审批的项目,将纳入中国绿色碳基金项目备选库.第十三条获得审批立项的项目,国家林业局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及时向项目申报单位下达书面任务批准通知书,明确项目造林任务和投资规模.任务批准通知书同时抄送各省(区,市)造林主管部门.同时,当年获得审批立项的项目将通过网站进行公布.第十四条项目申报单位接到任务批准通知书后,应当及时组织具有乙级以上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重点应当把造林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并编制造林施工作业设计.同时,实施方案中还应当明确项目造林的具体组织形式,整地栽植等实施计划,造林后期管护经营形式和制度,项目受益群体和利益分配形式,项目资金使用计划.相关技术环节应当参照《中国绿色基金碳汇项目造林技术暂行规定》执行.在编制实施方案过程中,对涉及确定造林地,造林树种,项目受益分配方式,造林组织形式,管护经营形式等事宜,应当充分尊重项目所在区域的群众意见.为了扩大项目活动影响,项目实施方案中,还应对项目相关宣传活动进行初步安排.宣传活动相关要求见本文第七章.第十五条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后,应当报送省(区,市)林业厅(局)造林主管部门审核后,再报送国家林业局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林业局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审查,并及时批准.第十六条实施方案得到正式审批后,国家林业局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根据审批的项目实施方案,与项目实施单位签订正式项目实施合同.第四章项目实施第十七条项目实施方案得到审批且项目实施合同正式签字后,项目实施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实施方案,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