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市长质量兴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市长质量兴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1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全省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市质量兴市工作任务。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高德领局长一向对我市的改革发展倾力支持,对我市的质量工作非常关心,今天又在百忙之中亲临商丘调研并参加今天的大会,借此机会,我们向高局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致以衷心的感谢。一会儿,高局长、王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四个方面的问题:一、分析形势,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质量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近年来,我市始终把质量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以提高全市整体质量水平为中心,积极推进质量振兴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组织领导不断加强。20xx年,市政府出台了《商丘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的意见》,制定了总体目标,把质量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xx年,市政府成立了质量兴市工作领导小组,目前又出台了《实施质量兴市战略的意见》,把质量工作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二是质量水平稳中有升。20xx年,我市工业产品抽检综合合格率90.03%,食品生产企业产品检验平均合格率86.5%,较20xx年分别上升6.3和8个百分点;流通领域食品质量检测合格率达到89%,合格率明显提高,商品质量投诉率较20xx年下降14%。获得中国工程质量鲁班奖1项、中州杯12项、建设杯24项、市优质结构25项。以专业批发市场、超市、大型百货和连锁店为代表的零售业快速发展,铁路、公路、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旅游、金融、保险、物业、通信、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顾客满意度逐年提高。我们致力于加强环境质量建设,20xx年,我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336天,比20xx年增加11天,上升3.38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34.9个百分点,可吸入颗粒物降低5.26个百分点;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为100%。三是实施名牌战略成效显著。从20xx年开始,市政府连续5年召开荣获名牌产品企业表彰大会,累计拿出220多万元专项资金,对全市获得中国名牌、省名牌、省名牌农产品、省优质产品、省著名商标的企业进行表彰和奖励,调动了企业争创名牌的积极性。截止目前,我市共取得中国名牌产品3个(科迪汤圆、科迪水饺、雪枫面粉),河南省名牌农产品3个(柘城的三樱椒、宁陵的金顶谢花酥梨、虞城红富士苹果),河南省名牌产品19个,省著名商标39个,河南省优质产品34个,在黄淮四市位居第一。四是标准化工作深入推进。截止目前,全市企业产品标准备案459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54项,创建省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6家,130多家企业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42项群众性质量管理QC成果受到国家和省表彰。去年,我市参与修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牛皮》、《皮革成品缺陷的测量和计算》和《皮革物理和机械实验静态吸水性的测定》等三项国家标准通过审定,确立了在同行业的标准话语权,填补了商丘空白。组织制定省农业地方标准4项,组织制定并发布实施市、县农业地方规程87项,建立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8个、无公害农业示范基地16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个。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行政服务中心河南省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在行政管理、旅游、金融、卫生、通讯等领域创建河南省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5家,较好地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五是检测机构建设步伐加快。围绕建设涵盖食品检验、纤维检验、特种设备检验等门类的综合检测基地的目标,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大力支持下,商丘国家面粉及制品质量检验中心即将建成;夏邑县省级农产品检测中心以及虞城钢卷尺、柘城金刚石、民权葡萄酒露酒、夏邑打火机等一批省级检测站项目已经建成或正在筹建中。六是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升。加强了农副产品、工程、食品药品、环境等诸多方面的质量安全监管,并对质量行业和产品开展集中整治,我市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有了新提高。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在质量工作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质量意识不强。一些地方对质量工作重视不够,质量执法力度不大,甚至存在有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一些企业质量意识淡薄,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没有把质量放在关乎企业兴衰存亡的高度来对待。二是知名品牌偏少。全省有中国名牌60个,郑州排名第一,有12个,而我市排名第7位,仅有3个。我市有河南省名牌产品19个、省著名商标39个。这些名牌和商标总体数量与全省先进地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全国叫得响的知名品牌更少。三是中小企业质量标准不高。我市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层次低,质量难以保证。以食品行业为例,全市共有获得生产许可证的食品加工企业422家,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仅有17家,小作坊占整个食品加工行业的80%以上,大多不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