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班教案篇1活动设计背景幼儿非常喜欢美术活动,而“吹画梅花”的制作方法有趣又简单易操作,非常适合大班的幼儿进行学习。而且在情境的创设中,让幼儿在与“小花猫”互动时,提高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在制作过程中,能够与小伙伴一起积极合作,共同完成作品。活动目标1、在情境的创设下,引导幼儿学习“吹画梅花”的制作方法。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与他人的沟通能力。3、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幼儿乐于助人和团结协作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吹画梅花”的制作方法。2、通过活动,愿意与人沟通,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活动准备钢笔水瓶(不把盖子盖严,里面有少量墨水)、8开白卡纸1张、红色印泥1盒、小花猫头饰1个。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1、教师装作有事情要出去一下,让幼儿在教室等待,如果谁表现好,老师回来后就给谁奖励。2、教师在教室外,装扮成“小花猫”,并模仿“小花猫”的声音、动作回到教室。3、“小花猫”与幼儿进行交流,互相介绍自己后,引导幼儿说出:教师去做什么事情了?二、学习“吹画梅花”的制作方法。1、“小花猫”开始对教室里的摆设产生兴趣,一会儿摸摸这儿,一会儿摸摸那儿,“一不小心”打翻了老师的钢笔水瓶,墨水洒在了白卡纸上,(事先摆放好的),装出非常害怕的样子说:“哎呀,我闯祸了,弄脏了老师的纸,怎么办呀?”(看看幼儿会想出什么好办法?)2、由“小花猫”提议:“我们把这张纸变成一幅画吧!”“小花猫”示范“吹画梅花”的制作过程。3、“小花猫”说:“老师快回来了,可是我还没做完,你们能帮帮我吗?”教师制作作品的局部,然后请全体幼儿一起帮忙完成整幅作品。尽量让每一名幼儿都有实践的机会,通过大家的合作一起完成。(培养幼儿乐于助人和团结协作的意识)三、展示作品:1、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作品。2、“小花猫”退场,到教室外换回教师的装扮。3、教师看到作品后,表现出一幅惊讶的样子,询问老师不在的时候发生什么事情了?(看看幼儿是否能正确描述事情的发生经过,引导幼儿说出“吹画梅花”的'制作过程。)4、教师对幼儿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肯定,并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奖励。四、活动延伸:1、学习有关梅花的小知识。2、学习王冕的古诗《墨梅》。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美术活动,我设计了情境表演,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玩中学。“吹画梅花”的制作方法简单易操作,非常适合大班的幼儿,如果在课的开始就和幼儿一起学习制作方法,整节课会比较平淡,所以,我创设了一个“小花猫”和幼儿一起学习的情境,这样会加深幼儿的印象。在交流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幼儿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另外,也有几处需要改进的地方:1、教师同时要扮演两个角色,来回换装比较麻烦,而且浪费时间,使整节课不够紧凑,应该再邀请一名教师两人分角色配合完成较好。2、在“小花猫”请幼儿帮助完成作品时,幼儿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都想帮助“小花猫”,结果一哄而上,致使课堂秩序有些混乱,应该提前安排好幼儿上台的顺序,使教学活动有序开展。3、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新情况时,没有及时进行教育,比如:打翻墨水瓶怎么办?许多幼儿都表现出着急的样子,帮着出主意:“快点擦干净”,“把纸扔掉吧……”,当时只顾着进行下一教学环节,错过了一个教育的机会,应引导幼儿给“小花猫”建议:犯错误不应该逃避,应该主动向老师承认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大班教案篇2目的:1、帮助小猴设计新房周围的环境,使幼儿了解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准备:1、幼儿已观察过小区周围的环境。2、图片,设计图纸和笔。重点:理解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难点:为小猴设计新房周围的环境。过程:一、谈话活动,主题导入1、小猴刚搬了新房,我们一起去参观参观。2、小猴为什么一点也不高兴?3、小结:原来新房周围空荡荡的,一点都不美,所以它不太满意。二、初步交流,经验分享1、请小朋友帮助小猴想想办法,并说明理由。2、要求幼儿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三、讨论分析,经验拓展1、理解图片内容,感知各家新房设计的长处。▲小猴来到谁的家?看到它们的新房子周围有些什么呢?▲你觉得小动物家周围的'环境怎么样?好在哪里?2、这些好朋友的新房子环境都不错,小猴应该听谁的呢?四、设计活动,大胆表达1、如果你是小猴,你会怎样设计新房周围的环境?2、请小朋友做设计师,为小猴设计新房周围环境。3、幼儿简单介绍自己的设计图。大班教案篇3活动目标:1、会根据班级区域活动的需要选择2~3个区域。2、尝试在小组内分工,并共同为某一个区域指定规则。3、积极的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