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周慕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方向“十一五”的五年,是我国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五年,也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持续强化、改革工作持续深化和服务工作持续优化的五年。目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县域及乡村机构网点分布最广、涉农信贷投放最多、农村普惠制金融服务和均等化建设贡献度最大的一类机构群体,成为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健康发展有三个主要标志:一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逐步增强。几年来,持续实施一系列前瞻性、针对性强的监管举措,促进存量信用风险大幅化解,操作风险高发势头得到明显遏制,部分单体高风险机构平稳处置,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高企局面进一步改观,整体风险抵御能力和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二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持续深化。新体制全面运行并逐步完善,股份制改革方向正式确立,股权改造工作深入推进,农村银行类机构组建步伐加快,改革扶持政策有效落实,经营机制转换在部分省份和部分机构取得明显进展,改革红利日益显现。已组建农村银行类机构329家,县市统一法人1979家。重庆农商行成功在香港公开上市,开创了农商行上市先河。17家农商行进入英国《银行家》杂志评选的2009年全球银行业1000强,占我国入榜商业银行的20%。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格股占比由64.3%下降至24%以下,农村银行机构资产占比由20.8%提升至40.1%以上,纵深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条件基本具备。三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服务持续优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服务广度和深度明显拓宽。截至2010年末,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从2009年6月末的2945个减少到2312个,有10个省份和5个计划单列市率先实现乡镇金融机构全覆盖,原有708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缺失问题总体得到解决。有关部门连续完善扶持政策,各级地方政府也采取了有效措施,服务“三农”导向的扶持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在支农服务实践中,广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参与度高,贡献度大,围绕解决农村贷款难和金融服务难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承担了涉农贷款的33.3%、农村贷款的35.8%、农户贷款的78.1%、农村新增网点的近80%。通过实践,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农村经济金融规律的认识,增强了协调推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归结起来,以下三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研究:一是注重监管标准统一,强化分类指导和差别监管,努力提高金融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链条长,机构间发展质量差异大,风险状况不一。要提高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强化分类指导和差别监管,强化属地监管职责,下大功夫推动好的机构尽快建立现代银行制度,下大决心处置高风险机构,下大气力推动解决一批老大难问题,尽快实现各单体机构主要监管指标持续达到审慎监管要求。二是注重紧密结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阶段性特点,推动深化改革,努力激发机构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将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轨阶段,县域经济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改革工作的主线,就是要按照中央关于保持县域法人机构总体稳定的要求,大力推进股权改造,完成县(市)级统一法人,支持城区机构整合,引导加快经营机制转换,强化省联社履职改进,在做实县域前提下慎重开展省联社改革试点,培育好、调动好法人机构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把公司治理基础打牢打实。三是注重破解农村金融压制和信贷约束难题,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努力提高农村社区金融服务功能。破解难题,必须靠创新。要加强监管政策引导,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主动强化金融与农村经济的有效契合,大力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在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中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农村金融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市场失灵问题较为严重,必须建立政府干预的纠正机制。要继续完善扶持政策体系,改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引导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有效管控风险基础上加大涉农信贷投放,持续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继续强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同步”启动期,也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强化监管、深化改革、优化服务的历史攻坚期。在新时期新阶段,着力强化分类指导、差别监管和重点突破,着力推进产权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快建立现代农村银行制度,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十二五”时期要力争实现以下目标:高风险机构全面处置,历史亏损挂账全面消化,股份制改革全面完成,现代农村银行制度基本建立,主要监管指标达到并持续符合审慎监管要求,总体资本充足率达到10%左右,杠杆率总体不低于4%,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总体高于100%,拨备覆盖率总体高于150%,拨贷比总体达到2.5%,农村金融服务功能